“一個半月后,我國將公布審批結果;擁有企業年金牌照的機構將在目前29家的基礎上,再增加10家左右。”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唐霽松,在日前召開的2007中國企業年金發展論壇上向本報透露。
但他仍不無擔憂地表示,目前企業年金在中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很多擁有牌照的機構甚至還未真正經營年金,下階段還需進一步完善政策,加強監管,推動企業年金市場規范發展。
年金移交是工作重點
自2004年我國頒布《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和《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以來,我國已逐步確定了企業年金市場化運作的制度框架,企業年金業務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據統計,截至2006年底,全國已有上千家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企業年金基金規模已達910億元,同比增加了200多億元。
唐霽松認為當前企業年金發展局面良好,但企業年金管理仍存在不少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便是企業年金的管理和運作不規范,既有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管理年金,也有行業自行管理或企業管理,甚至有部分省市及行業沒有按照國家規定建立個人賬戶等。
因此,他指出現階段首先要做好原有企業年金的移交工作,目前900多億的企業年金中,只有不到200億年金是按新的辦法和規則進行管理的,勞動保障部要求各地年金原有管理機構將年金移交給具備資格的機構和企業等進行運營,特殊情況可適當延長時間。
同時他也提到,由于過去有些機構并沒有真正開展年金業務,在第二批機構審批結束后,將對企業年金的經營量化考核、有所優勝劣汰,培育一些專業的年金管理機構。
促進稅收等政策完善
由于企業年金涉及的諸多環節都與稅務事項有關,且只對企業在標準內的繳費允許在企業所得稅前列支,在其他方面沒有稅收優惠。不少專家認為,年金本身的稅收政策仍有許多方面不明確或不完善。
對此,唐霽松指出,我國將進一步完善企業年金的配套政策。下一階段將研究出臺全國統一的企業年金稅收優惠政策。
此外我國還將研究標準化的、便于中小企業參加的集合企業年金計劃,推動中小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制度。“目前,該制度初稿已經出來了,正在內部討論和征求意見中。”他說。
全國總工會保障工作部副主任李志培進一步提出,稅收優惠政策可對目前一些省市實行的稅收優惠幅度進一步放開,同時對不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應制定有效的制約辦法。為防止利用企業年金避稅的行為,可設定一定的免稅限制性條件和標準。還要防止企業年金分配收益過于懸殊。
唐還提到加強對管理機構進行監督檢查,完善信息披露機制,協調各部門建立協同監管機制,提高企業年金的政策立法層次。
存在風險問題
隨著國有資本預算制度逐步建立和實施,我國企業年金健康發展有利于養老保險體制的改革和完善。但不可忽視的是企業年金在保值增值過程中還存在一定風險。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褚福靈認為企業年金在建立之初,有一定制度缺陷。如沒有指出企業年金一旦損失,由誰來承擔責任以及如何承擔責任的問題;作為投資的收益人——企業職工與其他運營主體在承擔風險上存在風險不對稱的問題,企業職工的收益是不確定的;制度操作性比較差,企業年金理事會是否能承擔受托人的法律責任的問題;對機構之間如何配合和制約也存在問題。
他進一步提到應該切實保障企業年金收益人的利益,形成風險共擔的機制,并建立委托人自己的組織。
工行企業年金中心總經理趙躍介紹,還應加快企業年金資產建賬和投資運作進程,提高年金的運作效率,并建立基于風險控制的監管體系。(王婷 王棟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