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點
美國商務部之所以提出“利率補貼”問題,一個重要原因是對于中國的利率市場化進程不甚了解
3月30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對中國銅版紙征收反補貼案的初裁結果。在“裁決”中,美國商務部裁定中國對出口企業提供了以低利率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貸款補貼,因此決定對中國銅版紙出口企業征收高達10.9%至20.4%的反補貼稅。
在這一問題上,美方使用的論據,是其在中國“入世”談判和其后多次貿易中反復使用過的“替代國”標準。其基本邏輯是,由于中國是一個“非市場經濟國家”,因而中國的一切價格(包括利率)都是非市場化的。所以,需挑選若干與中國情況相近的“市場經濟國家”來,并援用這些國家的價格數據為基準,判定中國價格的扭曲程度。
美方根據世界銀行的分類,在與中國同屬中低收入水平的58個國家中,選擇了37個樣本國,將其向IMF報告的短期貸款利率進行簡單算術平均后,得到基準值:2005年為13.147%;又根據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IBOR)和互換利率之間的比率(25%)作為換算因子,將之換算成16.434%的長期貸款利率“基準”。鑒于中國2005年的五年期貸款利率為5.85%的事實,美方便認定中國的銀行業對出口企業提供了巨額的利率補貼。
不過,美方在計算這些國家的平均貸款利率時出現了一些基本錯誤。比如,美方援用的均是樣本國的名義利率,而非扣除通貨膨脹率之后的真實利率水平。就中國而言,1997年以后,通貨膨脹率一直保持在平均2%左右,大大低于樣本國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甚至大部分時間都低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這樣,在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的大部分時間,中國的實際貸款利率一直處于較高水平。例如,2005年,中國實際貸款利率為3.76%,美國同期實際貸款利率僅為2.8%。
利率作為資金價格,決定于資金供求關系;而資金供求關系,又決定于宏觀經濟平衡中儲蓄與投資的對比關系。這是經濟學和金融學的基本常識。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全球最令人矚目的現象當推全球經濟失衡。造成失衡的基本根源是,以美國為首的最發達國家出現了長期儲蓄缺口,而其他國家出現長期投資缺口。
就中國的情況而言,從1996年開始,在宏觀經濟平衡出現長期凈儲蓄之后,利率水平就出現了長期下行趨勢。研究表明,人口參與率的提升、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工業化的深入發展,以及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等等,構成中國出現儲蓄大于投資、資金供應大于資金需求,進面產生“流動性過剩”的局面。以金融機構五年期貸款利率為例:1995年達到15.12%的最高點,自此以后便不斷下降。到了2004年,便已急劇下降至5.85%,其后雖經兩次上調,目前也僅為6.48%。
美國商務部之所以提出“利率補貼”問題,另一重原因在于,他們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利率形成機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曲解,對于中國的利率市場化進程更不甚了了。世界各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也大都遵循了從金融市場利率改革向銀行體系存貸款利率改革擴展的路徑,包括美國。1935年美國國會通過的《Q字條款》,便是一個對利率實行管制的范例。直到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通過方才被最終取消;而在這近60年中,美國經過了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不斷提高管制利率水平、80年代初允許商業銀行經營NOW賬戶和M&Ms賬戶、90年代初允許商業銀行成立銀行持股公司吸收市場化利率存款、直至90年代末最終取消對銀行存款利率的管制的漫長過程。
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遵循的正是與美國相似的路徑。在傳統體制下,中國的利率確實是非市場化的。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始終將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作為金融改革的主要內容。1996年,中國人民銀行解除了對同業拆借市場利率的管制;1997年6月,債券回購和現券交易的利率放開;1998年3月,貼現和轉貼現利率管制放松;1998年9月,政策性銀行金融債券利率自由化;1999年9月,國債發行實行利率招標;1999年10月,大額長期存款利率市場化試點展開;2000年,境內外幣利率管理體制改革;2002年初,農村信用社的存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啟動;2002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按照市場化,利率發行央行票據;2004年,中國人民銀行推出短期融資券,其利率由市場決定。
2004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取消對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上限、存款利率下限,更是這一改革的標志性事件。雖然迄今商業銀行并沒有自如地運用這一定價工具,但這說明,隨著中國市場化,金融交易的廣度和深度均已極大提高,中國的利率市場進程正在穩步推進中。因此,將中國目前的利率現象等同于完全管制下的非市場經濟國家,是不夠客觀和公正的。■李揚 殷劍峰/文 作者李揚為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殷劍峰為該所副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