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出行、公共服務等方面,將得到哪些改善?今日,本報對《重慶城鄉總體規劃(2007-2020)》中,近期建設規劃進行解讀。
《重慶城鄉總體規劃(2007-2020)》對近期建設項目的規劃,主要為建設的重點地區、重點生態建設和恢復地區、公共服務設施、交通設施、市政設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城市綜合防災減災等8部分。
近3年,我市將重點建設“一小時經濟圈”,并拓展都市區內環線以北的區域、適當發展中梁山以西以及銅鑼山以東地區,并開展“宜居重慶”規劃專題研究。
3年內,我市初步建成長江上游交通和通信樞紐,CBD(中央商務區)初具雛形,生態環境、居住條件大大改善,防災減災能力提高,初步形成開放和諧、高效集約、安全宜居、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山水園林“宜居城市”。
構建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
市規劃局局長蔣勇稱,將制定一系列的中觀、微觀規劃,來保障新《總規》的實施。
我市正在編制“一圈”的城鄉統籌綜合交通、飲用水源、市政基礎設施規劃;渝東南、渝東北“兩翼”的城鄉總體規劃。實施成渝城鎮群規劃。
根據近期將開展的規劃,可讓重慶山水景觀更美。其中,將規劃兩江四岸的景觀,保護好自然江景,主要發展城市休閑旅游產業。
近期,將進行構建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商貿、科技創新、會展、工業產業中心)規劃的研究。其中,規劃構建國家西部物流交通物流樞紐,擬建兩路、寸灘、團結村三個物流基地,在內環線與繞城高速公路之間,布局集一體化綜合物流中心,重點發展大渡口、西彭、魚嘴、兩路、上橋、南岸四公里、界石等綜合物流中心。
此外,重慶的歷史文化風貌區規劃中,主要規劃湖廣會館歷史街區,巴南魚洞、萬州四方井、合川白塔等歷史街區。
舊城更新
舊城居民可去新區居住
我市中央商務區,在3年內將初具雛形。
在發展中央商務區的同時,將重點建設渝中半島和兩江四岸沿江地帶、北部新區。在舊城更新時,人口會進行有機疏散,調整優化城市結構。在舊城核心區居住的市民,可以去新區置業居住。
近期城市拓展的主要方向為內環線以北,適當發展中梁山以西以及銅鑼山以東地區,完善沙坪壩、南坪、楊家坪、觀音橋—新牌坊4個城市副中心。啟動建設西永、茶園兩個城市副中心。
教育交通
新區教育設施配套
近期將初步形成市(片區)、組團、街道(社區)三級文、體設施體系。重點建重慶高等教育基地和高校新校區,舊城區的中、小學要進行改造、擴建,而新拓展區的中、小學和托兒所、幼兒園等基礎教育設施,將盡快配套。建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醫療救治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完善片區、組團、社區及鄉村的醫療保健體系。
為了讓舊城與新城之間更加暢通,將初步建成城市快速路基本骨架,打通新舊城之間的交通要道。在城市中心和副中心多建公共停車場。
據了解,我市將續建遂渝鐵路,新建團結村集裝箱節點站及渝懷鐵路復線、襄渝鐵路復線等項目。
市政設施
實施雨水污水分流
我市將盡快實施雨水、污水分流,并改造不合格的排水管網;完善城市污水截流工程,建成雞冠石、唐家沱兩座城市污水處理廠。
此外,我市將完善一批老水廠及老舊供水管網系統,并建成豐收壩水廠,擴建梁沱水廠,新建白市驛、悅來水廠等城市水廠,作好井口、道角等水廠的前期準備工作,建設西部地區城鄉聯合供水工程。
文化保護
近期啟動建設兩館
我市近期將啟動建設兩館,即重慶自然博物館新館、歌樂山歷史地段內的革命烈士陳列館。
對歷史保護區、文保單位周邊地區進行環境整治,重點是湖廣會館及磁器口傳統街區的歷史建筑等。
我市將搶救性維修中共代表團駐地舊址、西部科學院舊址、黃山、南山歷史地段內的文物建筑,保護紅巖村、南泉、七星崗、林園、上清寺、解放東路、南山陪都遺址等歷史地段內的歷史建筑。此外,將開展歷史建筑全面普查、調查工作。
一圈建設
主要開行城際列車
“一圈”內交通、市政方面,近幾年在農村修建各級交通樞紐,讓村民坐上公交車。“一圈”內主要開行城際列車,市民可以快速來往23個區縣之間,讓這些城市實現“同城化”。
飲用水源方面,都市區劃定兩江水為城市水源,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并治理污染嚴重的區域。“圈內”城市供水設施向農村延伸,讓村民和城市人一樣喝上優質的水。本報記者 蔣艷 實習生 王松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