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在山西省縣市區綜合考核中,“首富”河津市因環保不達標被取消資格。該市2004年進入“全國百強縣”第96位,是山西第一個財政百億縣,但污染也“名列前茅”,財政大戶幾乎都是污染大戶,因而在評比中被一票否決。前省長于幼軍曾直言山西是一個污染大省,今后為了招商將向煤炭亮“紅牌”。
在今年進行的山西省119個縣市區綜合考核中,“三晉首富”河津市因為環保不達標被取消了評優資格——全省縣域經濟“老大”被“一票否決”!
山西省實行的新的考核指標體系直接導致了這一變化,也標志著這個污染大省在節能減排、改善生態環境方面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河津市是運城市的一個縣級市,近幾年經濟發展引人注目,2002年一躍成為“三晉首富”,2004年進入“全國百強縣”第96位,2006年排在第72名。
從山西省第一個“財政百億縣”到“全國百強縣”,“河津速度”讓很多地區羨慕不已。
在成為山西縣域經濟“老大”的同時,河津市的污染也是“名列前茅”。煤、焦、鐵、鋁構成了河津經濟的產業支柱,財政大戶幾乎都是污染大戶。
河津市環保局公布的空氣質量周報顯示:2003年上半年,河津市空氣質量為三級標準的有6周,四級標準的有6周,五級標準的有9周。當地甚至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寧在夏縣呆一年,不在河津呆一天”(夏縣也位于運城市,是國家級貧困縣)。
2006年,山西省制定了新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由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人民生活和資源環境5個方面的44項指標組成。
新的考核體系更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問題,分別提出了科技進步類指標4項、資源環境類指標9項,尤其是單位GDP“降耗指標”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排指標”被列為年度考核指標,并對環保不達標的縣市“一票否決”。
“一票否決”是指在各縣市區的綜合考核中,財政收入再高,其他各項分數再高,只要環保不達標,都評不上優秀。環保在考核中的權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2007年3月,山西省委省政府對全省119個縣市區進行44項指標綜合考評,表彰前20名。河津市名列前茅。但山西省委省政府表示,河津市因環境污染問題正被省環保部門實行“區域限批”,目前處于監督治理過程中,暫緩表彰。
與河津市一樣,呂梁市的孝義也因為同樣的原因被取消了評優資格。
山西省僅有的兩個“全國百強縣”在科學發展觀的考核體系下落馬。
近年來,山西省在節能降耗中強化了政府和官員的責任,陸續出臺了《山西省黨政領導干部環境保護工作實績考核辦法》、《山西省關于市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科學考評暫行辦法》、《山西省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處分暫行辦法》,將環保考核結果作為政府評先評優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實行嚴格的環境保護問責制、獎懲制和“一票否決制”,公開處理了45名環保不作為的干部,在全省刮起了一場“環保風暴”。
“我不是和這些縣市過不去。我就是希望它們能干干凈凈進百強。”山西省環保局局長劉向東在接受采訪時說。
繼被“一票否決”后,2007年4月,河津市又被國家環保總局“區域限批”。
一連串的打擊使河津市不得不痛下決心,解決環保問題。
河津市新聞中心主任楊志俊說:“長痛不如短痛。對河津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原來關停小煉焦廠、小石灰窯,就是說說了事,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次非要硬碰硬,一個不留。”
今年3月底,河津市啟動了“藍天碧水工程”,一方面淘汰落后產能,關停不達標的小企業;另一方面開始大規模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楊志俊說:“河津正在力圖摘掉污染的"黑帽子",重新找回昔日的榮譽。”(據新華社太原9月13日電 新華社記者 滕軍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