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報記者獲悉,深康佳A( 8.97,-0.06,-0.66%)(000016.SZ)承擔集團彩電、手機之外第三支柱產業開拓的汽車電子事業部面臨解體。
“現在人員差不多走完了,目前正在清算收尾。”康佳汽車電子事業部一位高級項目經理對記者說。
康佳集團內部熟悉汽車電子業務的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康佳會退出汽車電子,但是以何種方式退出目前還未確定。
2006年4月9日,康佳集團副總裁陳躍華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在未來三年內,康佳集團將重點發展以彩電、手機和汽車電子為主的三塊業務,“希望銷售額能跟現在比翻三番,達到300億元左右,彩電要占到50%以上。”而今康佳如果退出汽車電子,其第三大戰略產業又將開始重新尋找起點。
戰略
在2006年9月,康佳集團汽車電子事業部總經理常京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康佳之所以要進入汽車電子產業,一是業務需要,二是業績需要,“家電市場比較增長速度相對有限,通訊也比較激烈,領導考慮多元化。幾年前嘗試做過幾種新業務,汽車電子是其中之一。”
中國汽車行業平均20%的速度增長,而上游的汽車電子行業的毛利高達30%,理所當然能引起家電企業的重視。康佳在選新興業務的時候,除冰箱、機頂盒外,就將汽車電子作為相對獨立的業務進行發展。
2002年,原摩托羅拉汽車電子戰略經理常京跳槽到康佳,從擔任現任康佳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侯松容的助理,到后來成為汽車電子事業部總經理,在其主導下,康佳的汽車電子業務漸成氣候。與其他家電企業不同的是,除了大家都在做的車載影音產品,康佳還開始嘗試做汽車電子的核心零部件發動機電噴系統。
2005年,由康佳集團、重慶機電控股(集團)和常京共同出資成立重慶康佳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康佳集團出資1710萬元,持有57%的股權。
2006年8月,裝載重慶康佳汽車電子生產的電控系統產品的汽車在東風重慶微型客車上投入使用,康佳集團副總裁何建軍表示,該公司的汽車電噴系統將正式批量投產和銷售。
對于一步進入發動機電噴系統這個汽車零部件高端領域的原因,常京認為康佳在這塊具有技術和成本優勢。“目前國內電噴系統的供應商都為國際大品牌公司,而康佳汽車電子則完全依賴于本地的發展;其次,康佳電噴系統中的核心器件ECU屬康佳自主產品,從國外進口的部分關鍵元器件通過康佳品牌的影響力得到滿意的價格,與其他系統供應商相比,康佳具有元器件組成的成本優勢。”常京表示。
除了東風集團,康佳汽車電子事業部先后與國內7家自主品牌企業和兩家合資企業進行接洽或合作,據常京介紹,這些客戶包括北京奔馳、上海大眾、奇瑞、吉利、華普、力帆等。在去年8月份,常京曾表示,康佳電噴控制系統在完成系統標定后,會批量使用到相關車型,屆時康佳電噴系統銷售額每年將超過數億元,到2008年汽車電子的銷售目標是10億元。
退出
在外界對于康佳汽車電子開始刮目相看的時候,常京突然于2006年10月離職,據康佳集團一品牌負責人透露,常京一職由康佳彩電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接任。
康佳汽車電子事業部一市場經理表示,常京的離職很突然,應該與該事業部的虧損有很大關系,“實際上康佳在汽車電子方面的投入不大,大概有一兩千萬元,但是事業部一直在虧損,電噴系統沒虧多少錢,汽車音響虧損得多一些。”根據康佳集團財報顯示,重慶康佳汽車電子在2005年度虧損金額為507萬元,而據其內部人士透露,在去年這個虧損的數字還在增加。
對于康佳在電噴系統產品方面的業績,康佳汽車電子事業部上述市場經理表示,康佳所宣傳與很多公司的合作,其實大多數是處于意向性合作階段,實質性的合作很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常京是很難從經歷太多多元化挫敗的康佳集團獲得這樣的支持的。由于剛進入汽車電子行業,康佳的品牌影響和市場份額都決定了它進入汽車廠家特別是高端車廠的難度很大,“進到主流車廠還需要很長時間,在實力上,與德爾福等跨國企業也有差距,要付出很多的精力,才能趕上和超越。”常京說。
康佳集團內部人士表示,除了有資金因素和企業客觀因素,常京有在跨國企業工作的經驗,但是其缺乏在國內真正獨立運作的經歷,可能是導致康佳汽車電子一直發展不起來的主要原因。
現在康佳除了彩電和手機業務外,在產品層面占集團銷售額比重最大的是白家電,但是這塊業務領域的競爭更為激烈,毛利率也比汽車電子低許多。不過康佳不會放棄尋找新產業的努力,在8月15日康佳集團管理層與投資者交流時,侯松容表示,公司未來將繼續做大做強現有產業,同時積極研究、進入新的產業。(記者 李志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