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遼寧公布了2007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 2007年遼寧省普通高校畢業生18.7萬人,年度就業率為9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到縣以下基層就業的畢業生明顯偏少,只有8248人,僅占畢業生總數的4.4%。沈陽、大連兩市接收的畢業生人數占到總數的2/3,其他12市則不足1/3。
一方面是基層人才缺口巨大,急需各類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大量畢業生擁堵在都市,找不到工作。大學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在遼寧這個城市化率全國領先的工業大省非常突出。
基層“喊渴” 寧可不就業也不去基層
到基層就業的這么少,是基層不需要大學生嗎?今年年初,遼寧省委督察室、教育廳等部門針對大學生就業狀況進行了一項督察。結果顯示,農村鄉鎮基層單位急需大批教育、醫療、農技農藝、農產品加工等各類實用人才。全省44個縣法院多年來沒有新進一名法學類本科畢業生,1033個鄉鎮衛生院從業的醫學院校本科畢業生不到2%;農村初中、小學(含縣、鎮)專任教師具有本科學歷的只占1/3。
大學畢業生不去基層就業,是因為城市工作好找嗎?近日,記者走訪一些招聘會發現,“兩減一高”成為去年以來招聘新現象。東北大學一位負責就業的老師介紹,受金融危機影響,招聘企業總數減少,招聘“門檻”卻明顯提高。如學歷要求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專業必須對口等。
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積極性不高,“下不去,留不住”的狀況嚴重。遼寧省教育廳廳長魏小鵬介紹,大量畢業生擁堵在沈陽、大連兩市市區,成為低就業、不就業的“都市漂族”。由于傳統觀念和社會輿論的影響,多數畢業生寧可不就業也不愿意到欠發達地區。
基層就業渠道也不暢通。2007年遼寧有師范類畢業生1.27萬人,到縣以下基層就業的畢業生不到12%,原因之一是當地許多頂編在崗的代課教師及不合格教師占用了大量編制。
學科和專業設置不“適銷對路”,也影響了大學生就業基層。遼寧一些高校貪大求全,設置了一些趨同過熱的專業。如不少工科學校開設外語等“小文科”專業,21所高校開設法學類專業,39所高校開設藝術類專業,18所學校開設體育類專業……從這些專業畢業的學生在基層很難找到合適的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