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記者 姚朔昂) 日前,四川師范大學拒絕一名因無錢交納學費的宜賓新生入學在全社會引起了對貧困學生的關注。在強調和諧社會的今天,通過社會各界的努力能否保證每個被錄取的貧困家庭新生都能順利入學呢?對此四川新聞網記者9月11日走訪了省內教育和慈善界的相關人士,得到的答案卻并不樂觀。
通過四川新聞網的調查發現,四川每年都有相當部分被錄取的貧困學生自動放棄走進大學校門。而除了社會人士所知的家庭經濟因素外,有相當部分貧困學生是因為就業形勢不樂觀而主動放棄就讀大學的。
四川每年都有大量貧困生自動輟學
四川每年究竟有多少學生因為貧困而未能進入夢寐以求的大學校門呢?對此四川省教育廳相關人士遺憾地表示,這個數據無法準確統計,“因為我們只能統計出有多少貧困學生通過資助進入大學,而無法準確知道究竟有多少學生是因為貧困而自動放棄大學學業的。”
在助學貸款和綠色通道等政策下為何還有人選擇放棄學業?四川省慈善總會秘書長楊秀華介紹說,四川各大高校每年大約要招收新生二三十萬,其中貧困生大約占到五六萬。“當然實際數據肯定會超過這個數字,原因是有相當部分貧困生會選擇自動放棄學業。”
楊秀華告訴記者,去年省慈善總會資助過一名什邡貧困生,這名學生成績非常優異,連續三年考上北大和人大等重點大學,然而他卻不愿意接受別人資助而屢次放棄學業。“其實對于這樣的學生,我們要告訴他讀書的確是需要花錢的。人要有骨氣,但也要能面對現實。其實接受政府、社會的資助完全沒必要背思想包袱,因為學子們在完成學業后可以更好地回報社會。”
楊秀華透露,四川省慈善總會每年要資助全省上萬名貧困新生進入大學,幫扶對象包括低保、優撫、孤兒、特困等群體。然而更多的貧困學子是慈善總會力所不及的,“比如不是低保戶但由于家人突發疾病或遇到災荒導致經濟極度困難的例子,事實上很多情況是不太好細化和統計的。”
就業難是貧困輟學的內因
“現在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很多大學生畢業就失業,或者無法找到理想的工作,這也是貧困學子望學卻步的一個重要原因。”四川師范大學退休教授羅先生說,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曾是傳統中國知識分子寒窗苦讀的夢想,雖然現在已經是新時代了,但這種靠讀書一夜間改變命運的思想還是十分普遍。“不少農村的貧困同學成績十分優異,哪怕是舉債上學也要拼搏一回。但當他們看到越來越多寒門學子在走進大學殿堂,除了留下一身債務和給家庭帶來更重負擔外卻什么都無法改變時,他們就會動搖和退卻。因為他們實在賭不起,他們必須計算讀書成本,他們必須考慮讀完書以后是否能找到工作。”
羅先生表示,記得前段時間著名學者易中天先生在接受采訪時曾談到,學歷史千萬別抱著一定要有用的態度去學,因為無用即大用。而易中天先生提倡的這種對于知識的態度,相信一般貧困學生都無法做到,因為生活迫使他們必須急功近利。
羅先生透露說,據其了解現在大學申請助學貸款并不很容易,落實情況也不夠理想。除了特別貧困的能夠申請助學貸款外,一般家庭條件稍差的學生都只能自費上學。而目前高校這樣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讓很多家庭都不堪重負,“當然還有個別不貧困的官員子女也在申請助學貸款占用名額,那就更加可恨了。”
教育廳稱川師事件存在誤會
談到日前媒體報道的四川師大拒絕一宜賓貧困新生入學的事件時,省教育廳計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教育廳不便對此事做出任何評價,但有一點卻有必要說明。“文中提到的宜賓市屏山縣中都鎮新生被四川師大拒之門外,并不是四川師范大學本部,而是四川師范大學外事學院。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因為四川師范大學外事學院是所民辦高校,而國家并未對民辦高校作出設立綠色通道的硬性規定。”
計財處另一位姓恭的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據了解學校是打算第二天統一處理貧困生的入學問題,其實這也可以能理解,因為第一天學校要處理那么多現金學費,工作人員肯定很忙,“而第二天學校為什么無法聯系上那位同學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此外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還透露,對于民辦高校的貧困資助問題,四川省近期還出臺了新政策。其中從今年秋季起,四川省內符合條件的民辦學校學生都可以申報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和國家獎學金,這也是四川首次將民辦學校貧困學生納入資助范圍。據了解,按照資助政策要求,各民辦學校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規范辦學,并按規定從事業收入中定額提取5%的經費用于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
不管怎么說,讀書還是棄學對于每一個貧困大學新生都是種矛盾和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