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部長杜青林在7月6日召開的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工作會議上說,到“十五”末,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經達到48%左右,農業機械化程度達到38%,一些重大技術領域已在國際上形成了競爭優勢。事實證明,我國農業科技自主創新的基本能力已經具備,加快創新步伐的條件開始形成。
據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科技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最為突出的是,水稻矮化品種的培育成功,使單產提高了50%,帶來了水稻生產的第一次飛躍;雜交水稻優勢利用技術的重大突破,使單產又提高20%以上,帶來了世界水稻生產的新跨越;超級稻育種技術的新突破,實現了畝產800公斤的跨越,正在引領水稻生產的“第三次革命”。此外,雜交玉米、矮敗小麥、轉基因抗蟲棉等一大批突破性科技成果的成功研發和推廣應用,使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有效地提高了糧棉油等大宗農作物的生產能力。畜禽品種改良和規模化養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名特優新水產品養殖技術的進步,使畜牧水產養殖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0%以上,我國肉類、禽蛋和水產品總產量躍居世界首位。農業機械化技術與機械設備的突破性進展和應用,工廠化農業和設施農業的興起,大幅度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
杜青林說,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科技總體水平仍有較大差距,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科技水平還比較低,農業科技仍然不適應發展需要,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從整體來看,我國科技自主創新實力薄弱、核心技術缺乏,農業科學研究多數仍屬于“跟蹤式”、“模仿式”或“轉化式”研究,真正原始性創新的東西還不多,一些出口創匯農產品品種和重大技術裝備仍主要依賴進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環節薄弱,很多成果不能變成現實生產力;農民科技素質總體不高,對新技術的吸納能力不強,農業科技普及不普遍;農業科技投入總量偏低,創新與應用體系建設有待加強,農業科技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還沒有根本消除,等等。
杜青林強調,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走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提升產業技術,緩解資源約束,開拓產業領域,不斷提高農業資源的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支撐和引領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推動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從資源依賴型轉向創新驅動型,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切實轉入科學發展軌道。
又訊 記者李力從農業部獲悉:我國未來農業科技自主創新的目標已明確,力爭經過15年的努力,使我國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能力顯著增強,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成果,使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3%,農業科技整體實力率先進入世界前列。
未來15年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要完成六大戰略任務:第一,加強動植物新品種的自主創新,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供良種保障;第二,開發優質高效安全生產技術,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保障;第三,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新技術,為促進農產品轉化增值提供保障;第四,開發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為發展循環農業提供保障;第五,開發農業工程技術與智能化裝備,為發展高效農業提供保障;第六,加強基礎研究與高新技術領域研究,為提高農業科技持續創新能力提供保障。(李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