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以糧食種植業為主的傳統農業在我國屬于弱勢產業,市場競爭力差,亟待國家扶持。近年來,我國免除農業稅后,又對農民種糧進行了補貼,占傳統農業"大頭"的糧食種植業可以說已經從"無稅時代"過渡到了"補貼時代"。然而,記者最近在內蒙古和甘肅農村采訪時發現,在糧食種植業之外,馬鈴薯種植業、奶業等非糧產業目前在農村的經濟結構中已經占有了重要的地位,與糧食相比,它們對農民增收的意義更大,而它們和糧食一樣也面臨同樣的產業發展困境。"種糧有補貼,種土豆、養奶牛不該有補貼嗎?"不僅農民發出這樣的疑問,政府官員和龍頭企業經營者們也在呼吁。專家建議:國家對糧食實行直補后,類似土豆、牛奶等大宗農牧產品也應逐步納入補貼范圍。
土洋馬鈴薯之爭,補貼是關鍵
2006年2月,我國商務部發表公告,宣布受理內蒙古奈倫農業科技公司、內蒙古科鑫源食品集團等20家國內馬鈴薯淀粉生產企業的申請,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這是國內首例農產品加工業反傾銷案。
我國馬鈴薯淀粉加工業從上世紀90年代起步,主要集中于北方的黑龍江、內蒙古、甘肅和寧夏等省區和南方的云南、貴州等經濟欠發達地區,是當地脫貧的支柱產業。這個產業直接涉及數千萬種植農民的利益。
據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推進農牧業產業化辦公室產業二處處長譚昭華介紹,歐盟各國政府對馬鈴薯產業在種植、企業收購原料、加工企業的環保和淀粉出口等4個環節進行了補貼。據了解,雖然歐盟去年對淀粉出口的補貼有所下降,降至每噸補貼55歐元,但其他3個環節的補貼都比往年有所提高,其中在種植環節每公頃補貼780歐元,加工企業收購原料每噸補貼20歐元~30歐元,加工企業環保補貼為每噸100歐元。據業內人士核算,歐盟對每公斤馬鈴薯的補貼約為0.6元人民幣。譚昭華說,這個補貼額度比國內馬鈴薯淀粉加工企業收購原料的價格(2005年平均為每公斤0.4元)還高出50%,其競爭優勢不言而喻。它發出了一個警示信號:高額的補貼正在成為國外農產品沖擊我國市場的利器。
循序漸進,補貼主要農產品已成現實需要
事實上,國外成熟的農業產業體系對中國農業的競爭壓力一直是業界人士憂慮的主要問題之一。近年來,這種壓力已通過諸多跨國公司的進入逐漸體現出來。這表現在油脂業、奶業等產業和化肥、農藥、農機等服務體系,國際超市巨頭也會通過超市體系在農產品和食品流通業形成壟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程國強指出,從2005年開始,中國農業在加入WTO談判中爭取的過渡期已基本結束,農產品關稅已降至承諾的終點,由加入WTO前的23.2%下降至15.35%,遠低于世界農產品平均關稅62%的水平,比歐盟還低5.75%,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農產品關稅總水平最低和農產品市場最開放的國家之一。
記者日前在調查中發現,一些類似馬鈴薯產業這樣的大宗農牧產品和產業,在近年來的發展過程中都感受到"補貼手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我國奶業發展核心基地之一的內蒙古,近年來奶牛養殖業收益明顯下滑,已對奶業健康發展造成威脅。
內蒙古農牧廳推進農牧業產業化辦公室主任周文毅認為,目前國內奶品收購價格已接近或高于國外價格水平,國內奶品銷售市場價格又難以在短期內大幅提高,政府扶持奶牛養殖業的手段除了前期的貼息貸款外,中后期可以逐步轉向對奶牛養殖戶進行直接補貼,同時在疫病防治、奶牛繁育、奶品加工等環節嘗試運用補貼手段。
周文毅說,奶產品市場已是國內外商家同場競爭的態勢,傳統的價格調控手段已難以奏效,而且給人以政府干預市場的嫌疑,而充分運用WTO規則允許的農業補貼政策,有利于我國大宗農牧產品和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我國目前的農業補貼主要有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農民培訓教育補貼等政策,此外各級政府對農業產業化發展、新品種繁育等科研環節有部分財政補助或貼息貸款支持政策,但這些補貼因受政府實際財力影響,存在總量小、范圍窄等問題,亟待明晰和規范。2004年我國財政支農資金2626億元,只占當年農業產值比重的12.6%,而發達國家國內農業支持水平一般為農業產值的30%~50%。專家們認為,目前我國農業補貼缺乏穩定的增長機制。擴大補貼規模,完善補貼方式,健全補貼政策體系,充分發揮農業補貼政策的導向和支持作用,對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十一五"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一位專家建議,要盡快加強我國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建設,調整農產品關稅結構,增加財政支持農業總量,改善貿易條件,加強對出口企業保護,擴大農產品出口;研究調控大宗農產品進口辦法,減少國外農產品對國內農產品市場的沖擊;加快建立我國的技術保護措施,改變我國農產品進口技術門檻低而發達國家技術門檻高的不對稱狀況。蘭州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聶華林認為,農業特別是西部農業急需補貼。他說,類似馬鈴薯、奶牛養殖業等大宗農牧產品是西部具有特色和比較優勢的產業,既牽涉到西部上億貧困農民的脫貧致富,也關系著相關龍頭企業的發展,現在已不是關門搞發展的時代,任何一個產業發展都必須從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來考慮,中央講"多予、少取、放活",補貼也應作為一種重要的"多予"手段,目前不是"補不補"的問題,而是"怎么補"、"補什么"的問題。尤其是對西部農民來說,僅僅是一項免稅手段不夠,應該是免稅手段與補貼手段雙管齊下。甘肅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曲瑋認為,馬鈴薯反傾銷案等種種跡象說明,在WTO過渡期已基本結束的情況下,我國農業急需加快由無稅時代向補貼時代過渡。曲瑋說,我國種植業成本近年來上升很快,種子、化肥、勞力、機械、管理等各方面支出都在上升,而且由于我國種植業大多是小農經濟狀態,這種農業生產的組織方式就決定了成本過高。成本過高,又缺少補貼,農產品自然缺乏競爭力。當然,農業補貼面過大也存在財力難以支撐的問題,他建議,國家財政對農業的補貼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以先扶持一些馬鈴薯、奶業等農民涉及面廣、受益面大的產業。(■ 半月談記者譚飛劉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