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蘇州六月二十七日電 (記者 陳光明 韓勝寶)農民千百年來靠天氣吃飯。進了鄉鎮企業,蘇州農民開始靠工資吃飯。但在新一輪建設新農村的熱潮中,蘇州農民有望成為“有產階級”,靠資產吃飯。
按照蘇州建設新農村的規劃,蘇州將實行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土地股份合作制、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三大合作改革。蘇州農民將有望在四個方面獲得資產性收入:改制后的鄉鎮企業,由農民占有的股份就給農民;新的建設項目占用了農田,采取股份制的形式讓農民持有股份;在不適合搞工業的地方,讓農民在工業化區域占有資產份額,參與分配;農民承包的土地可以流轉,集中到種田大戶手里去,實現資產性收入。
這樣,通過城鄉之間生產要素的重組,蘇州農民將令城市居民羨慕的是:農民將因為過去的土地承包和鄉鎮企業得到永久性收入。
蘇州市副市長程惠明向記者介紹說:中央要求對農民“少取”,蘇州則是“不取”,而且要讓農民分享工業化成果。
程惠明說,“十一五”期間,蘇州確立了建設新農村的主要目標: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一萬三千元;年可用財力一百萬元以上的行政村達到八成以上;農村工業企業進入規劃區的比例達到八成左右;加入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農民承包土地面積達到五成左右;參加各類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的持股農戶達到八成左右;在企事業單位從業的本地農民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九成以上;老年農民養老補貼實現全覆蓋……到二0一0年前后,蘇州要爭取達到目前中等發達國家的社會形態和發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