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江蘇省“送科技下鄉、促農民增收”活動總結表彰大會召開。去年7月以來,該項活動點燃了全省各界科技支農的熱情,短短6個月,130萬農民通過該活動獲得就業崗位,2000萬江蘇農民總增收達44億元,人均增收218元。此番成就,讓我們看到了在目前農業科技人員匱乏、農業科技服務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舉全社會之力科技援農的重要現實意義。
要帶著對農民兄弟的感情和責任去做事
去年全省有44338名科技人員下鄉,不少人感嘆,把科技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產力,第一條是要有一顆全心全意幫助農民兄弟的心。
揚州大學副研究員薛元龍先后蹲過17個村,常年吃住在鄉村,每年在村組工作250天,和同行先后完成47項農業推廣項目,帶動輻射面積30多萬畝,3萬多農民人均收入由300元上升到5000元。在去年的送科技下鄉活動中,他來到楚州溪河鎮大車村,舉辦多個農業服務公司、推廣相關農業配套新技術。該村去年僅稻麥兩季,農民人均收入就增加507元。在大車村帶動下,溪河全鎮農民人均增收也達500元。
他說:“今年我打算下到淮安的幾個村。科技下鄉人員下鄉,必須取得農民兄弟的信任,帶著感情和責任去做事,尊重他們的意愿,真正把技術做給農民看,引導農民學,幫助農民干,帶領農民賣。”
農業企業投身科技下鄉,彌補農村科技人員人數不足
江蘇一些農村近兩年出現科技人員不足、科技服務體系不健全的現象,致使農民得不到發展經濟的急需服務。對于一些政府部門開展科技下鄉“大賣場”,農民們總是覺得意猶未盡,認為來得匆匆,去得也匆匆。
此次送科技下鄉吸引了眾多農業龍頭企業,改變了農民的看法。國內最大的反季節草菇生產企業、丹陽江南食用菌公司總經理姜建新說,他們采取兩級培訓,先在常州、南京、南通等地重點培訓了130多名草菇小老板,第二步,讓小老板為周邊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帶動他們種植。去年種菇農民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我們還主動把常州、鎮江的食用菌銷售市場讓給農民,雖然企業的銷售成本增加了300萬,但是幫助農民就要真幫。”
東臺蠶桑技術指導管理中心丁志用深有同感。為確保新技術快速有效地傳送到6.5萬戶蠶農手里,東臺在送科技活動中探索出“整合聯動、三位一體”的新機制,由東臺市蠶桑中心和龍頭企業發起,聯結貿工農各方組建蠶業協會,設60個分會,直達99.8%的蠶農。在生產旺季,當地龍頭企業抽出數百骨干技術員,為蠶農提供社會化服務,彌補了當地農業技術員的人數不足。去年,2家龍頭企業支付了技術推廣服務費用250萬元,并拿出800萬元“二次分配”給蠶農,促使農民自覺應用新技術。目前,東臺蠶農養蠶年收入達3.8億元。
鹽城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農辦主任陳同芳說:“龍頭企業帶動力強不強,愿不愿投身科技推廣,除了工業反哺農業這個理念因素,關鍵還是企業和農民要有利益聯結。”
走出科研與推廣倒置的怪圈,農業科研院校大有作為
本次送科技下鄉取得如此高效,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江蘇省農科院、南農大、南林大、江南大學等高校的一大批頂尖農學專家紛紛走出書齋、走向田頭。
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周光宏說,去年該校繼續在連云港開展“百名教授興百村”工程,96名專家分別與連云港107個村對接,借鑒美國教學、科研、推廣三位一體的成功經驗,為當地農民提供全面的農業科技服務。去年,這107個村村民人均純收入高于連云港全市的25%。此外,該校每年3000名師生下鄉培訓農民10萬人。
該校科教興農辦公室主任湯國輝說,連云港的實踐證明,專家教授給農民帶去的信息、理念對于促進農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國科研經費幾乎全部用于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與歐美國家科研與科技推廣費用1比9的情況完全相反,不解決好這個問題,高校專家就難真正下到農村。(記者 周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