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期農村建設的方向,是現階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總抓手。
一、我國總體上已進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新階段,已經具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條件和能力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明確指出:“綜觀一些工業化國家發展的歷程,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持工業、為工業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但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也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在隨后2004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總書記進一步指出,“我國現在總體上已經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我們應當順應這一趨勢,更加自覺地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積極地支持‘三農’發展”。這些非常深刻的重要論斷,對于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施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世界經濟發展的實踐表明,一個國家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較大比重,農業客觀上承擔了為工業化提供積累的任務;當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后,工業自身積累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具備了反哺農業的能力。適時推進由農業為工業提供積累向工業反哺農業的轉換,是工業化國家的普遍做法,也是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成功之道。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條件,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經濟實力,就是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的協調發展能力,就是深入人心的政策感召力。可以說,由于綜合國力的提升,我國已經具備反哺農業的條件,已經具備反哺農業的實力、能力和感召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條件基本成熟。
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實力來說,我們的國民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前兩年,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就已突破了十萬億元。1978年改革之初,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只有3000多億元。根據國家統計局預計,今年我國GDP為15萬億元,財政收入達到3萬億元,農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低于15%,居住在農村的人口所占比重開始接近于50%,人均GDP已超過1000美元。這些數據說明,我們完全可以在反哺農業方面作為更大一些。
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能力評價來說,這方面已經打下了較好的基礎。目前我們的國民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進入了一個轉折點,那就是我國農業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大大降低,農業勞動力的比重也相對降低。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非常重要的基礎條件。倘若我國農業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還很高,農村大量富余勞動力還沒有轉移出去,建設新農村的戰車是開不動的,建設新農村是非常困難的。
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條件來說,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為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積累了有益經驗。譬如,加大節水灌溉、人畜飲水、鄉村道路、農村水電、農村沼氣、草場圍欄等農村“六小工程”建設力度,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截止2004年底,全國已累計解決了60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和280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1465萬農戶用上沼氣,全國90%以上的村通了公路。農民的生活條件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農村的整體面貌有了相當改觀。還有,進一步加大了對農村義務教育、農村醫療救治體系、農村衛生基礎設施、農村文化設施建設、農村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方面的支持力度,初步改變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
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感召力來說,全社會關心農業、關注農村、關愛農民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已經形成,有了廣泛的群眾和社會基礎。最重要的是,黨中央、國務院適時提出了“五個統籌”思想和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這就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向農業、農村和農民傾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證。同時,廣大農民群眾要求改變生存環境狀況的呼聲很高,迫切希望能像城里人一樣擁有潔凈方便的自來水、清潔的燃料、整潔的廚房、舒適方便的衛生條件、平坦的道路等。農民群眾的工作熱情很高,愿意在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靠自己的勞動改變落后面貌。
二、把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深刻內涵,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強化政府為農村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最深刻的內涵就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鄧小平講過,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這就要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鄧小平還講過,“社會主義原則,第一是發展生產,第二是共同富裕。”“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不是那個樣子。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就要在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盡快縮小城鄉差距,早日達到城鄉人民的“共同富裕”。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另一深刻內涵,就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新農村建設。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一個偉大創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新農村建設,更是一個全新課題。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們黨也提出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但如今面向市場進行的社會主義農村建設,與計劃經濟時期的工業支援農業,有著根本性的區別。區別在于市場在現在的新農村建設中越來越起著基礎性的作用。目前國家管理農民的方式,已由單一行政手段直接管理農民的生產,轉向以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實現間接管理;農戶家庭從執行國家計劃,已經轉變為面向市場,自主經營。可以說,我國所有農產品現在都已經實現了市場定價、自由流通。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運行特點,自覺遵循客觀規律,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新農村的能力,使新農村建設充滿活力、富有效率、健康運行。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又一深刻內涵,就是由政府出面,積極為農村提供財政支持,提供公共產品,提供優質服務。轉變政府職能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一環。在“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下,對各級政府為農村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提出了客觀要求。為此,在新農村建設中,就要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使公共財政“陽光普照”農村,建立和完善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主要指政府優化公共產品供給和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包括加強農村公共設施建設,發展農村社會就業,加強農村社會保障服務,進行農村教育、開展農業科技,發展農村文化等公共事業。這是建設新農村的客觀要求。服務型政府的職能,就是要為市場主體(農民)服務,就是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按照十六屆五中全會的要求,在新農村建設中,必須加大農村財政投入力度,增加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使農民享有同城市市民一樣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
三、建設新農村的著力點應是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突破點應是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
農村基礎設施是為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提供公共服務的各種硬件。要著力全面改善農村的水、電、路等小型基礎設施,進行規劃、引導投資方向。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項目具有投資少、工期短、見效快、經濟和社會效益好的特點,體現在能創造許多就業機會,以使用農村廉價勞動力為主,可直接增加農民收入;同時能夠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有助于啟動農村消費市場,消化過剩生產能力,促進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
目前建設新農村的著力點,應該是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增加投資,實現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由以農民為主向以政府為主的轉變。投資經費應主要用于農村的道路、安全飲水、沼氣(燃氣)、用電、通訊、廣播電視等,并對農村廁所、廚房、圈舍、中小學校舍和衛生所進行改造。此外,農村還要建設必要的公共活動場所和垃圾處理設施。這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從全局看,為了落實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僅僅停留在解決農民增收層面上的問題,已經遠遠不夠了。當前新農村建設的迫切要求,就是從環境著眼,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更加重視農村的基礎設施性、農村的公益事業性和農村的生態環境性。(李海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