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某種糧大縣采訪,鄉鎮干部一肚苦水:農業稅取消后,他們的日子不好過,辦公經費
捉襟見肘,很多工作沒法開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想了一個辦法,提高超生子女社會撫養費,一個計劃外生育征繳8000元,一年下來,全縣財政也能增加幾十萬。
這個縣的情況并非孤立的個案。
為減輕農民負擔,從今年開始,國家全面取消農業稅,9億農民歡欣鼓舞。與此同時,在農業稅占財政收入比重較大的地區,縣鄉財政因為農業稅的取消而一時陷入了困難,甚至一些基層政府的日常運轉也出現經費困難。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免稅興費”現象在不少基層農村有所抬頭。
農民要減負,基層財政不能沒有錢,這是農村稅費改革進程中出現的矛盾的兩方面,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需要迫切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
中央1號文件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重點在“多予”上下功夫。免征農業稅無疑是一大支農惠農的“少取”力舉,農民兄弟因此松快不少。但“免稅興費”現象的存在提醒我們:取消農業稅并不等于農民負擔問題完全解決了,農民負擔反彈的隱患依然存在,減輕農民負擔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
要解決“免稅興費”問題,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我們還要做好做足“多予”文章。這方面,國家已經采取了一系列實際行動。為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各級財政加大了農村稅費改革專項轉移支付力度,截至2005年,中央財政累計已安排農村稅費改革和取消農業稅轉移支付資金1830億元,從今年起,這項資金的額度將提高到每年1030億元。同時,為緩解縣鄉財政困難,中央財政還大力推行“三獎一補”政策,2005年安排“三獎一補”資金達150億元。這些舉措必將為“后農業稅時代”的基層財政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同時1號文件還明確提出:2006年,國家財政支農資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國債和預算內資金用于農村建設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資金要高于上年。這三個“高于”將確保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也定會讓農民兄弟的笑容更燦爛。
與此同時,各地要加快推進以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體制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努力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層行政管理體制。農業稅取消后,基層政府要積極轉變職能,把中心工作從征稅收費轉到提供公共服務上來,努力向服務型政府轉型,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
“免稅興費”現象的抬頭還提醒我們,當前要建立健全減輕農民負擔的長效機制,繼續做好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嚴格執行有關制度和規定,切實把減負工作納入到法制化軌道上來。
新農村建設的號角已經吹響,請讓我們的農民兄弟輕裝上陣!(顧仲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