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予、少取、搞活”已經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六字方針,而如何“搞活”農村經濟卻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壓軸戲。這個戲能不能唱好,前提是臺子搭好了沒有,這就看政府的“手”了。
是多給錢還是多給政策?新農村建設到底誰來搞?農民要不要組織起來?誰來組織農民呢?基層干部的積極性從哪里來呢?這些問題的解決都少不了政府的參與。
正在北京郊區農村調研的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于建嶸教授一開口就對記者說:“新農村建設是政府的責任,應當提到很高的位置,政府需要做很多實際的事情。”
現在政府已經明確加大對農業生產的支持和對水利、電網、道路等農村基礎設施的支持,可是給農民的補貼要占GDP多少比例、地方政府要承擔多少、錢用在何處、如何監督這些問題都懸而未決。
“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但是如果沒有強制力是無法解決問題的。”于建嶸說,“要立法明
確才行,否則,財政投入就會被層層截留大打折扣,而能不能保證還要看領導臉色。”
“政府給錢是一方面,多給些政策也非常重要。”河北大午集團孫大午建議,“政府能不能考慮適當放開農村金融。對于村一級的金融組織完全放開,而鄉一級的金融組織可以登記備案,對于縣一級的金融組織則進行跟蹤監管。這樣才能讓農村的錢留在農村,這也會有利搞活農村經濟。”
新農村建設最終要落實到農民身上,要讓農民組織起來。
農村問題專家李昌平告訴記者,“中國農民是一個分散的組織,這必然會造成他們在經濟社會中沒有發言權。”
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農村經濟要走向規模化集約化,農民必須抱成團,而這個工作還得政府來引導。
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指出了新農村建設的幾個現實困難:
隨著我國在農村全面推進免稅政策,基層干部的積極性會受到影響,鄉村兩級行政功能弱化的問題就發生了。農業稅是減免了,但對許多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說,就意味著政府斷了財源,這會讓基層政府的財政處于“赤字”狀態,這個問題已經呈現出來。
我國現在已經形成的農村基本經濟格局不太利于新農村建設。我國已經把土地分包到戶,已經形成了30年不變的政策,所以農村土地不是成方連片的,一戶農民往往有很多小塊地,這樣,要想搞山水田園路的綜合治理,投入現代化因素,產生規模效應,都有困難。
另外,隨著國家商業體系逐漸市場化,農村的供銷社一定程度上也已經股份化了,基層的門店網點已經私有化了,等于發育了一大批“私商”。他們對于農資價格的上漲起了推動作用,這就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成本。(記者 尚曉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