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著力構建的就業援助體系,已經逐步從市區延伸到郊縣、農村。最新數據顯示,在2005年上海約60萬新增崗位中,非農就業者即“不以農業為工作形式的農村勞動力”達到15.2萬人。
家住長興島先豐村的黃英由于所在工廠倒閉,長期失業在家。家里上有老人,下有一對還在念書的雙胞胎兒子,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在果園打工的丈夫的一份微薄收入支撐。幾天前,村里的就業援助員成洪英敲開黃英的家門,給她推薦了一份保潔員的工作。得到了新工作,家庭的經濟壓力減輕不少,黃英的心情格外暢快。
成洪英是工作在上海郊縣各村委會1956名就業援助員中的一員。如今,這些就業援助員活躍在市郊,幫助不再種田的那些農村富余勞動力捧得新“飯碗”。
自2004年年底以來,上海的公共就業服務開始向郊縣“覆蓋”。一方面,就業援助員隊伍開始朝農村擴展,各村委會紛紛“配備”,援助員們充分利用貼近農民、熟悉情況的優勢,走遍農戶家庭,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援助,推薦上崗。另一方面,全市所有鄉鎮都建立了勞動保障事務所,與市、區、縣級就業服務機構實現信息聯網、資源共享。2005年,上海約60萬新增崗位中,非農就業者達15.2萬人。
為完善促進農村就業的機制,上海市勞動保障部門還探索推出“兩個相同”措施,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給予和城鎮失業、協保人員同等的待遇。對需要非農就業的,提供免費的職業介紹、職業指導、職業培訓、非正規就業、開業指導以及開業貸款擔保、貼息等服務;對從事個體經營的,給予稅費優惠政策。此外,企業招用上海市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可視為招用失業、協保人員,按照規定享受有關稅收優惠政策。(記者高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