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16日電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日前召開的第二屆中國農村改革論壇上表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化的目標體系,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而不是單一地追求某一方面的成功。
陳錫文用“五個五”解讀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方方面面的協調發(fā)展。
五句話
第一個“五”就是“十一五”規(guī)劃建議中提出的五句話:生產發(fā)展、生活寬裕、鄉(xiāng)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陳錫文說,各地情況不一樣,各地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也不一樣,工作的著重環(huán)節(jié)也就不同,工作的具體方法也不會一樣。要全面地理解這五句話,就應該把新農村建設作為一個完整的目標,作為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全面把握。
五個方面
第二個“五”是新農村建設要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五個方面協調向前發(fā)展。陳錫文介紹說,十五大文件中論述過我們的三大建設,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到十六屆四中全會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和諧社會的問題,理論界把它概括成“四位一體”的建設,即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的實現過程中,要抓住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四個方面進行建設。在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針對農村實際又明確提出要在農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所以新農村建設也就意味著協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
五個堅持
第三個“五”,就是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的五個“堅持”。
第一個“堅持”就是必須堅持以發(fā)展農村經濟為中心。對中國的農業(yè)來說有兩個永恒的主題,一是確保國家的糧食安全,一是讓農民不斷增收,生活改善。陳錫文說,這兩件事情解決不好,遲早會出重大問題,而這兩件事情都必須通過發(fā)展經濟來解決;
第二個“堅持”是要堅持家庭承包的基本經營制度不動搖。“土地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制度,是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基本經營制度,千萬不能利用新農村建設又把土地集中起來,”陳錫文說,必須承認農民“有一塊地”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既是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又是法律賦予農民的權利,地方政府如果越俎代庖、強制征地,就會引發(fā)很多社會矛盾。他說,中國的耕地規(guī)模相對于龐大的人口數量來說是比較小的,如果違背社會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在人口沒有轉移出農村的情況下就進行土地規(guī)模經營,只會出現土地兼并,造成極大的社會問題。
第三個“堅持”是要堅持以人為本,解決農村生活中最困難、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做表面文章。為什么要減免農業(yè)稅收?為什么要減免農民子女上學費用?為什么國家要拿錢幫助農民建立社會保障體系?陳錫文認為,這都是農民生活中最苦難、最需要解決的,我們就要盡最大的力氣去幫助解決,“只有這樣做老百姓才信任你。”
第四個“堅持”是要堅持科學規(guī)劃、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各地應根據自身實際推進新農村建設,陳錫文提醒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
第五個“堅持”是須堅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民先行,各級政府大力扶持,社會各界積極參與,三方合力才能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好。
五要五不要
第四個“五”是“五要五不要”。第一,要注重實效不要搞形式主義。第二,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攀比。陳錫文說,浙江用三年時間,通過動員各級財政、農民和集體以及社會各界,花了416個億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效果很明顯。但很多省份沒有浙江這樣的資源,必須量力而行,從實際出發(fā)。第三,要和農民民主協商,決不能搞強迫命令。第四,一定要有特色,不要強求千篇一律。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一定不能丟。第五,要引導不要搞包干代替。要啟發(fā)農民、教育農民、引導農民、扶持農民,使新農村建設水到渠成,陳錫文說,“新農村建設本身也是一個教育的過程。”
五個目標
第五個“五”是新農村建設的五個目標。一,要使農村的生產力水平有較大的提高。二,要使農民的生活水平有較大的改善。三,要使農村的基礎設施切實得到加強。四,要使農村的教育衛(wèi)生和社會事業(yè)切實得到發(fā)展。五,要使農村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繼續(xù)向前推進。
陳錫文認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全新的建設事業(yè),它不是新村莊建設,也不是小城鎮(zhèn)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激發(fā)農村自身活力,大力發(fā)展農村生產力,加快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