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壟斷企業高收入風波”后,國家對于壟斷性國企的收入調節正在悄然收緊。
日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下發了《關于做好2006年企業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工作的通知》,在這份看似為日常工作文件的通知中,卻給出了一個令壟斷性企業極為敏感的數字變化——將“2005年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相當于當地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兩倍以上的企業,要從嚴審核其掛鉤經濟效益基數、工資總額基數,將其浮動比例下調至0.6以下。”而這個數字的前身是0.75。
“0.6就是指企業效益增長1%,員工工資總額才可以增加0.6%。”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研究員孫群義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這次調整其實就等于劃出了兩條線,普通企業的浮動比例為0.75,而壟斷企業的浮動比例為0.6。“這份文件意在調整壟斷行業職工收入的增長速度,是國家調整收入再分配的一項重要舉措。”
其實,國家對于壟斷性企業的收入調節并非到年末才展開。孫群義解釋說,這只是一個年終的清算工作,其實下調浮動比例的精神在年初的時候就已經滲透給企業了,在每個月、季度核算成本時,企業就已經做了調整。
從媒體曝出“一個電廠查表員年薪10萬”開始,對于壟斷行業高收入是否公平的討論,就成為了我國收入分配領域的矛盾焦點。而這一引發全社會大討論的新聞事件,也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關注。今年以來國家曾多次提出要進行勞動收入再分配的改革,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針對壟斷性企業的收入調整問題。
不過,壟斷企業由于其壟斷性而獲取的收益仍然基數很大,簡單的降低工資浮動系數是否能夠有效抑制壟斷企業收入的快速增長,在專家眼中仍然是個疑問。中國人民大學勞動和人事學院教授姚裕群認為,不僅要繼續降低壟斷企業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的比例,還要參考其壟斷國家資源的情況來調節其員工收入,加征壟斷稅、壟斷費等。
目前,上述通知已經要求鐵道部、水利部等部門應于2006年12月20日前將所屬企業工效掛鉤方案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審批。
相關新聞
工資指導線是
調整收入重要手段
“工資指導線也是國家調整收入分配,縮小國有企業職工工資差距的重要手段,作用和工資同經濟效益掛鉤的調節方式是一樣的,而且更容易操作。”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研究員孫群義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和人事學院教授姚裕群認為,利益矛盾尖銳化的問題在國有企業身上反映尤為嚴重,企業管理者和普通職工的收入差距不斷加大,必須建立一種管理者的工資增長和企業職工工資增長聯動的機制,而且還要通過法律形式切實解決企業的收入再分配問題。
通過工資指導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國企職工收入的差距。工資指導線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國家對企業工資分配進行宏觀調控的一種制度,由工資增長預警線、工資增長基準線和工資增長下線組成。
此外,姚裕群還認為我國目前存在著財政收入增長過快而居民收入增長過慢的現象。近兩年,國家財政收入增速一直保持在20%左右,遠高于同期GDP增速,但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速則與同期GDP增速大體接近。由此推斷,最近兩年政府占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仍保持擴大之勢。(賴大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