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新浪新聞中心近日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8.3%的人感覺和十年前相比,貧富差距變得更大了;84.6%的人認為,目前的這種貧富差距,已經讓人不能接受。而有關專家稱應該正確認識基尼系數,給基尼系數打一個“國情折扣”。有專家說,用“購買力”計算的中國基尼系數,要比用“名義收入”計算的數值小很多,中國的收入差距實際上被夸大了。更有青年學者則干脆表示,說中國的基尼系數超越國際警戒線,是在危言聳聽地制造并不存在的危機感,給“劫富濟貧”的再分配政策尋找理論依據。
這就怪了,近乎百分之百的人感覺貧富差距比十年前變得更大了,八成多人表示這種貧富差距已經讓人不能接受,而一些專家卻說沒問題、不可怕,不用過于擔心,不要任意夸大。百姓與專家感覺差別這樣大,看法向背這樣遠,是多數百姓感覺錯了,還是少數專家閉門造車、自我樂觀和陶醉呢?
從國際公認的聯合國確定的貧富差距警戒線看,我國基尼系數已經超過0.4警戒線,達到0.45甚至更高。有人卻攻擊說,聯合國確定的警戒線并不適合我國國情,你看我國雖然超過警戒線了,卻沒有發(fā)生政治動蕩。這只能說這些專家還沒有真正了解“警戒線”的內涵。何謂“警戒線”,就是發(fā)出警報,告訴決策層超過這個“水準”,就要特別注意了,有可能引發(fā)包括政治動蕩在內的各種社會問題。必須開始著力解決這個問題了,以防患于未然。否則,到真的因為貧富差距過大而導致社會動蕩發(fā)生時,就來不及了。
以筆者看,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國際警戒線基礎上,我們應該再保守一點,適當調低警戒線標準。我們要盡量把問題看的嚴重一點,而不是一味唱贊歌,忽視這一嚴重問題。因為,貧富差距,富的一方不必擔憂,而窮的一方關乎到百姓的基本生存問題,是一個嚴重的民生問題,如果比例過大,引發(fā)各種社會問題是必然的。
像某些青年學者所說,中國的基尼系數超越國際警戒線,是在危言聳聽地制造并不存在的危機感,給“劫富濟貧”的再分配政策尋找理論依據。其得出此結論的依據的解值得人懷疑。同時,對于“劫富濟貧”的再分配方案也必須一分為二看待。發(fā)揮稅收手段抑制貧富過分懸殊是國際通用慣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曾經說過:“如何抑制貧富分化呢?當然是利用稅收手段。像類似我這樣的富人多征一點稅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因此,一些經濟學家必須走出研究室走向社會,多調查研究,多了解民意,多傾聽百姓心聲,這樣,自己說的話,自己的研究成果,才能更符合社情民意,縮短與百姓的距離。(付瑞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