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出口水產品。近年來,我國繼續保持了世界第一水產養殖大國和水產品貿易大國地位。2007年,水產品出口額達97.4億美元,占農產品出口額的26.3%。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區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組織化程度逐步提高,發展方式明顯轉變,產業發展進入相對集中、規模化、產業化開發階段。當前,影響我國出口水產品競爭力的主要因素是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尚未根治、出口企業創新能力弱、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對繼續鞏固我國出口水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地位,擴大水產品出口形成了更大的壓力。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黃渤海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帶、東南沿海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帶、長江流域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區3個優勢區。其中,黃渤海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帶包括天津、河北、遼寧、山東4省(市)的62個縣,著力發展對蝦、貝類、河蟹、海藻;東南沿海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帶包括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5省(區)的121個縣,著力發展鰻鱺、對蝦、貝類、大黃魚、羅非魚、海藻;長江流域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區包括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7省(市)的102個縣,著力發展河蟹、斑點叉尾鮰、鰻鱺、海藻。
主攻方向:圍繞培育主導產業優勢明顯、產業集群日益壯大、競爭力顯著增強的3大出口水產品優勢產業帶,加快構建現代漁業產業體系,鞏固和強化水產品在我國大宗農產品出口中的重要地位。一是大力推行健康養殖模式,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繼續實施“水產健康養殖推進行動”,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水產養殖業;二是切實抓好全過程質量安全監管,從源頭治理、生產自律、市場準入、科技創新和保障體系等方面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建設;三是加快培育專業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充分調動和發揮行業自我協調、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作用,規范養殖和經營行為,加快漁業組織化、產業化進程。
發展目標:到2015年,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區域內水產原良種體系較為完善、運轉高效;水生動物防疫體系基本建成,重大水生動物疫病得到有效預防和控制;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初步建立,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升;優勢品種出口量達到107萬噸,出口額達到44億美元;水產健康養殖基地達到300個。
(三)復合產業帶發展方向
由于生態系統的復雜性、生物的多樣性和我國耕作制度的歷史悠久性,同一區域往往具備適宜多種優勢農產品生產的資源條件。在目前16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中,許多重要的農業生產區域適合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優勢農產品生產,從而使部分品種的優勢區在空間上出現重疊,形成復合產業帶。受區域內資源、環境、技術、市場等因素影響,復合產業帶面臨著處理多種農產品生產協調發展問題,需要根據產業要素的成熟程度及不同產品疊加的相互影響,合理確定發展方向,采取適宜的技術路線和發展途徑,推進產業帶科學發展。
在種養業產品疊加的復合產業帶內,種植業產品為畜牧業生產提供飼料來源,畜牧業生產副產品為種植業生產提供肥料來源,二者之間存在互補關系,產業發展具有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的特點。該類復合產業帶應以強化上下游產業有機銜接、注重關聯產業有效聚集、推進種養加全面協調發展為主攻方向,著力優化糧經飼種植結構,積極推廣優質專用品種,穩步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積極發展過腹還田、稻田養殖等循環農業,充分開發農業副產品資源;大力發展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提升區域產業發展整體水平,逐步建立起農牧有機結合、良性循環的現代產業體系。該類復合產業帶涉及751個縣,主要分布在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江漢及洞庭湖平原、四川盆地等。
在農作物復種多熟的復合產業帶內,通過合理安排茬口、實行間作套種等種植制度,不同作物之間可以協調利用光熱水土資源、趨利避害,產業間呈現協調共進、協同發展的互存關系。該類復合產業帶應根據耕地高負荷利用的現狀,以推進耕地用養結合、水資源高效節約利用、技術替代資源為主攻方向,大力推廣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等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完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和旱作節水農業,強化以土地平整、地力培肥、溝渠配套、農田節水、地力監測等為主要內容的標準農田建設;改革傳統耕作制度和栽培體系,合理搭配農作物品種,推行新型種植模式,加強輕簡栽培、保護性耕作、免耕覆蓋等新型耕作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全面推進農業生產機械化,加快機具和技術研發,提高農機裝備數量,促進農機農藝結合,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體系。該類復合產業帶涉及631個縣,主要分布在黃淮海、長江流域等。
在農產品競爭水土資源矛盾突出的復合產業帶內,多種農作物在同一生長季節內競爭光熱水土資源,多種牲畜競爭飼料、場地等資源,產品之間存在互競關系,資源利用協調難度大。該類復合產業帶應根據區域資源優勢變化趨勢和生產發展目標,明確區域發展定位,堅持趨利避害,以資源節約高效利用、合理安排種植、養殖結構為主攻方向,加強糧食生產主體地位,統籌安排耕地和其它農用地,不斷優化相關優勢農產品生產規模及其關聯產業布局和結構;以提高土地產出率為中心,積極推廣輪作、間作、套作等栽培技術,克服連作障礙;統籌協調和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高抗災減災、保收增效的現代設施裝備水平。該類復合產業帶涉及579個縣,主要分布在北方“一作區”、黃淮海平原、西南丘陵旱作區等。
(四)環境影響分析
上述區域布局和發展重點在強調生產發展的同時,注重了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體現了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的理念,總體上有利于促進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改善。有利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對各個優勢品種的適宜和最適宜生產區域進行布局,體現了遵循自然規律、發揮比較優勢的原則,有利于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二是在優勢區域大力發展農田水利設施和節水灌溉,加大測土配方施肥、沃土工程、保護性耕作、旱作節水農業等工程實施力度,推進農業機械化,有利于提高耕地質量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三是在優勢區域大力推廣應用農村沼氣、秸稈利用、農漁機具節能、農業投入品有效利用等農業節能減排技術,并積極推進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有利于促進循環農業發展;四是針對部分區域出現的多產品疊加、資源利用矛盾突出等問題,強調通過合理安排農作制度、推進種養加有機結合,大力發展集約農業,建設復合產業帶,有利于資源節約高效利用;五是引導優勢農產品實行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生產,有利于減少農藥、化肥等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減輕農業面源污染,促進農業發展方式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轉變。
同時,也可能對局部地區帶來一些不利環境影響:一是優勢農產品集中度提高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區域生物多樣性,增加農業生物災害發生的風險;二是優勢區域產業集聚度的提高,部分優勢農畜產品在少數地區高強度生產,可能對當地資源環境造成一定壓力。針對這些問題,要嚴格落實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加強科學規劃和引導,正確處理專業化和多元化生產的關系,加大動植物保護力度。同時,加強優勢區域生態資源環境的動態監測和管理,及時掌握資源環境質量變動情況,采取有效措施,統籌做好優勢農產品生產和環境保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