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快優勢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產業化經營發展步伐,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
積極發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產業鏈條長、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強、符合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要求的優勢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強化優勢產業間的銜接。突出龍頭企業與優勢區域之間的“血緣關系”和“地緣關系”,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向優勢區域內集聚,通過“公司+合作組織+農戶”、“公司+基地+農戶”、“訂單農業”等模式,與農民結成更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讓農民更多地分享產業化經營成果。扶持發展以專業合作組織為主體的互助服務,積極倡導以社會化中介組織為主體的市場服務。認真貫徹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制定財政扶持政策,在優勢區域,重點鼓勵、引導和支持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激發農民發展優勢產業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承擔國家有關涉農項目,鼓勵其興辦農產品加工業或參股龍頭企業。積極發展農業生產經營性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代耕代種、用水管理和倉儲運輸等專業化服務,不斷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和產業化水平。
(五)加大市場和信息體系建設力度,促進優勢區域農產品產銷連接
健全農產品市場和服務體系,支持優勢區域實施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等工程,提升市場產品集散能力。加快建設農產品冷藏保鮮設施,提高優勢農產品的市場均衡供應能力。大力培育農產品市場經營主體,鼓勵農民創辦運銷組織,發展民間經紀人隊伍,扶持壯大各類農產品營銷龍頭企業。加強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網上銷售、直銷配送等新型營銷模式,完善和落實好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鼓勵各類優勢農產品品牌參加國內外的展覽展示和評選活動,擴大宣傳范圍,營造良好的品牌發展氛圍,逐步形成培育品牌、品牌促進的良性循環。推進“金農”、“三電合一”、農村信息化示范等工程建設,擴大農產品信息網絡覆蓋范圍,在優勢區域建立監測體系,及時發布相關信息,提高優勢區域農產品生產信息化程度,為科學制定產業發展政策提供決策依據。
(六)鞏固、完善、強化強農惠農政策體系,加大優勢區域扶持力度
繼續加大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力度,逐步增加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直補,全面落實對糧食、油料、生豬、奶牛等生產的各項扶持政策,加大對生產大縣的獎勵補助,逐步形成穩定規范的制度。完善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生豬、奶牛等現有農產品補貼政策,地方政府也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地方性補貼品種,增加補貼額度。鞏固完善農民收入補貼政策,加大技術應用補貼和生產性服務補貼力度。切實增加農業投資總量,各級財政要加大對優勢區域建設的扶持力度,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研究和制定扶持農業發展的信貸政策,加大對優勢區域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及農戶等經營主體生產性貸款的金融扶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擔保基金、擔保公司,為優勢區域龍頭企業融資提供服務;鼓勵有條件的龍頭企業上市或向社會發行企業債券,募集發展資金;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優勢區域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資機制,打造各類生產要素集聚平臺,形成全社會各行業共同推進優勢產業帶發展的格局。優先將優勢農產品納入農業政策性保險范疇,不斷發揮農業保險在穩定優勢農產品生產方面的積極作用。跟蹤分析國內國外兩個市場變化情況,加強優勢農產品進出口的調控,完善優勢農產品進口管理和貿易救濟預警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