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虞利
昨日,中國鋼協負責人向上海證券報表示,目前鐵礦石傳統定價機制經過今年的談判受到了極大沖擊,但談判的慣例仍然保持了下來。
中鋼協的年中報告指出,由于進口鐵礦石存在長協礦、現貨礦兩個價格,在海運方面存在長期合同、即期合同兩種海運費,加上我國進口鐵礦石數量大、增量多,需求旺盛,使2008年度鐵礦石價格談判面臨諸多的不利條件和困難。
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說:“進口鐵礦石價格和海運費過快增長,嚴重威脅我國鋼鐵工業的平穩發展。今年鋼鐵原燃料漲價,主要通過鋼材漲價進行消化,今后怎么辦?我們必須研究長遠對策。目前看,控制鋼鐵總量過快增長,控制進口礦總量是最好的辦法,這就要求我們采取行之有效的辦法,千方百計把進口鐵礦石壓下來。”
據了解,中鋼協在年中理事會上提出三條扭轉進口鐵礦增長過快的建議。一是國內資源尚有很多具備開采條件的礦山尚未開采,很多在過去礦石低價位不具備開采價值的鐵礦,現在由于礦石價格提高,已具備了開采條件,中鋼協鼓勵鋼鐵企業、地方企業大力開發礦業,挖掘潛力努力增產。
單尚華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增產成品鐵礦石3400萬噸,除全部滿足同期生鐵增產需求外, 尚余600多萬噸,如果按這個勢頭發展下去,今年進口礦不是比去年增長,而是下降。
此外,中鋼協還提出,國內鋼廠應嚴格控制鋼材出口,尤其是低端產品出口,堅持高端產品適度出口的方針。
單尚華表示,目前國內、國際鋼材價格倒掛,在調控措施下企業出口仍有盈利,但這種利差的代價是推高了礦價、海運費價格,于全局有害無利。如果每出口1噸鋼材盈利600元,年出口7000萬噸鋼材,最多可盈利420億元,但今年每噸鐵礦石至少漲價300元,全國進口4億噸鐵礦石,就損失了1200億元,這還不包括海運費提高的因素,我國鋼鐵行業損失近千億元。如果每年少出口2000萬噸鋼材,就可少進口3000萬噸鐵礦石。
中鋼協還建議,鋼廠應提高鋼材質量,降低單耗,控制總量。現階段我國鋼材消費中,建筑鋼材占一半多,每年2億噸以上,其中鋼筋就1億噸左右。我國生產的鋼筋中70%只達到二級(在國家標準上,把二級鋼筋定為不合格產品而要求退市),如果提高到三級每年可節省鋼材至少2000萬噸,少用鐵礦石3000萬噸,同時還可以迫使落后的小企業關停而退市。
據記者了解,中鋼協下半年還將進一步規范、完善進口鐵礦石合同信息上報系統、流向備案系統,完成有指導性的分析報告;研究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的發展動態,組織企業制訂相應的制度、規則,做好2009年度價格談判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