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高價時代已經悄然而至。
2007年以來,全民都在與CPI賽跑。首先,以豬肉領跑的食品價格作為物價上漲的最大推手,不斷推高著CPI的數值。 CPI一路走高,使得銀行里的存錢也有了風險,人們突然發現,即使央行一次次加息,但普通存款的利息卻仍然趕不上CPI的上漲。
生活成本高了,而企業則面臨著更復雜的環境。人民幣匯率升值、出口退稅下調、勞動力成本上升、成品油價格居高不下、煤電油運力緊張……在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重重壓力之下,中國傳統的出口加工型企業正在經歷產品升級和結構調整的“陣痛”。
在經濟放緩速度和對通脹擔憂的背景下,油價、糧價、房市、股市,不經意間似乎正在成為遏制中國經濟的四大“殺手”,對于其中任何一個問題的輕視,都可能給中國經濟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高油價對我國經濟最直接的影響表現在進口支付增加和財政壓力加大。據海關數據計算,今年前5個月我國進口原油和成品油導致的貿易逆差達593億美元。而國家為保障國內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每年直接或間接給煉油企業、糧農和低收入群體的補貼達數百億元之多。
能源漲,糧食也在漲。有農業經濟學家指出,這一輪食品價格上漲中,起碼有30%是由石油價格引起的。一些專家認為,雖然短期內國內糧食的問題不大,今年夏糧豐收也多少讓人松了口氣。但目前中國糧價的穩定,是因為政府用政策壓制糧價,限制出口,不讓它漲。從長期來看,糧價的放開是一個趨勢。有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糧價能相對獨立于國際糧價的期限是12個月。
一面是更多的成本付出,一面卻是財富的消失。
就在去年某些股票專家預測奧運前夕中國股市會沖上1萬點的今天,滬指卻跌破了股民們3000點的心理底線。在過去的6個月里,上證指數跌幅高達48%,成了全世界跌幅最深的股市之一。深滬兩市總市值已由去年底的32.46萬億元降至17.80萬億元,總市值蒸發了近15萬億元。發生次貸危機的美國,其股市的跌幅也不過百分之十幾。
由于沒有實質性的政策出臺,“穩定資本市場”的諸多言論仍無法挽救股民們的信心,更無法拯救股市的低迷。有人說,中國股市已正式步入“傷停階段”。
與股價相比,房價泡沫的破裂對銀行金融的打擊要比股票厲害得多。價跌量縮成了上半年樓市最典型的寫照,這種現象讓房地產商們越來越擔憂資金鏈的安全及其將帶來的金融風險。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在接受《小康》采訪時表示,“房地產拉動了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中的兩駕,占地方政府財政收入40% 以上,占銀行資產15%-20%,為銀行貢獻了約20%的利潤,如果房地產崩盤,整個國民經濟將不堪設想。”
中國經濟的現狀,讓宏觀調控走到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
究竟應該如何理解認識目前的中國經濟?究竟應該如何分析判斷中國經濟面臨的這些熱點、焦點問題?我們本期特別策劃了一組“專家學者訪談錄“,希望能夠引發更加深入的思考和關注。
徐滇慶:把危機意識提到最高點
真正遭遇危機的民族,就是那些缺乏危機意識的民族,
不久前,徐滇慶在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作了題為《危機意識與金融改革》的演講,引起很大反響。
演講中,他對中國當前的經濟問題和潛在的危機進行鞭辟入里的剖析,并提醒要謹防金融危機。7月15日,就相關問題,《小康》記者深入采訪了徐滇慶教授。
《小康》:您曾經談到,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現在整個基本面的情況是比較好的。但在金融市場上,形勢比較復雜。在您看來,會有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嗎?
徐滇慶:如果股市暴跌,資金外逃,這就是金融危機, 1997年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就是這個情況。但是中國現在的情況是股指大跌,從6000多跌破3000,可同時,本土企業沒有外逃,外面的資金還往里走。應該說企業界已經對我們的經濟給與了相當大的肯定,用老百姓的話來說是肉爛在鍋里了,沒有流出去。
錢還在,但錢到哪里去了呢?無非是一部分拿在大家手里,一部分存進銀行。2008年2月,全國金融機構城鄉居民存款余額增加9000多億,到了3月份,增加14000億,這個錢一部分是從股市退出來的,一部分是海外流進來的,還有一部分是老百姓積蓄的。在這么多資金的情況下,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通貨膨脹,這就是主要矛盾。
至于說股市暴跌,很多人要政府去救市,這個問題理論上有點說不通。現在股市情況很不好,那么把印花稅從千分之三降到千分之一,但應該告訴全體股民的是,如果股市暴熱,說不定哪天還要調回去。我們需要的是讓證券市場平穩、持續發展。
股民們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如果你能在股市上一年得到15%到20%的回報,那就很好很好了。因為投資實業只有10%到12%,你這有15%到20%,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值調到50%、100%,那個就意味著金融危機。
《小康》:那么說,我們必須確立應有的危機意識。
徐滇慶:對。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很強的防范危機的意識,必須要把防范金融危機的意識提高到最高點,因為世界各國都遭遇過金融危機,唯獨中國沒有。無論是美國、英國、法國,還是亞洲的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香港,臺灣,新加坡,都遭遇過,唯獨我們沒有。難道中國有防范金融危機的先天免疫力嗎?不是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把危機意識提高到一個最高的層次,應該達到這樣的程度:金融危機爆發的概率對于中國來說是百分之一百,要這樣來防范它。雖然我們現在不知道這個危機會在什么時候爆發,以多大的沖擊力出現,但是我們要做好百分之一百的準備,才能避免損失。
真正遭遇危機的民族,就是那些缺乏危機意識的民族。
《小康》:那么應該怎樣理解金融危機,您認為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金融危機可能爆發?
徐滇慶:金融市場理論上由五大部分組成,證券市場、債券市場、房地產市場、期貨市場和外匯市場。我們中國的情況是,外匯市場現在幾乎沒有;期貨市場很小很小;債券市場,美國的企業債券相當于GDP的規模,我們現在GDP是24萬億,而我們的債券市場,1萬都不到,我們想發展,而我們的信用體系又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所以證券市場想搞大,也不容易,只能一步一步走。那么五個部分去掉仨,就剩一個房地產,一個證券。
證券市場現在大幅地波動,這個大家都看見了。而房地產市場呢?房價要是暴跌,跌過20%,金融危機一定爆發。
因為現在全國的住房按揭貸款29000億,而且大部分人都是20%按揭,如果房價跌破20%,就會出現大量的不良貸款,這種問題在西方也是吃不消的。而我們中國的問題更為嚴重,因為我們中國采取的是漸進式改革方式。
在改革過程中,三大原因使得我們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數字相當驚人。第一,以前計劃經濟下的一些部委現在不存在了,每一次行政機構的調整都會產生一大筆不良貸款,一直沉積到現在;第二,國有企業改革使很多大的國企解散或兼并,其債務進了銀行;第三,國有銀行自己造成不良貸款。所有這些不良貸款是整個經濟改革的成本,這個成本是要付的。過去的不良貸款要靠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擴大,來逐漸稀釋它,最后還是要用貨幣政策買單的。可是現在如果房地產市場出現暴跌,就突然之間又會加上相當一塊不良貸款,這就會威脅到我們國家的金融安全。
所以,房價暴跌,這是非常不好的事情。但這種可能性目前還不大,因為社會上的錢太多;房價暴漲肯定也不好。房價暴漲的結果是銀行沒有什么問題,而老百姓要買不起房了,這個問題的性質是什么?就是我們應該發展保障性住房。這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小康》:那您怎么看待現在有些地方房價下跌的情況呢?
徐滇慶:現在有人說,因為老百姓買不起房,房價就要下降,這個在簡單的經濟學理論上似乎沒有錯,需求少了,那么價格可能下降。但中國的情況不一樣,中國貧富差距非常嚴重,實際上大概是12%的人擁有80%的銀行存款,這一點大家只要稍微關注一下咱們統計數據就可以得到很清晰的圖像。
佛山市的領導告訴我,說佛山一個市的存款已經超過了甘肅省,甘肅省還有蘭州啊,我馬上看統計年鑒,真是這樣。佛山在廣東還不是最大的,比它大的還有東莞,還有深圳,還有廣州。從銀行的統計報表可以發現,銀行存款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長三角、珠三角,這些地方聚集了80%以上的錢啊。如果全中國每年的商品房按照現在速度來蓋的話,這些高收入群體可以把我們五年之內完成的高檔商品房一掃而空,需求仍然很旺盛。所以對在北京的房地產商說,在北京賣房子太沒有挑戰性了,只要樓盤一開,老百姓通宵達旦地排隊、拿號,還要搖號決定賣給誰。在這么旺盛的情況之下,你主觀想象一下這房價下降可能嗎?回答是不可能的。因為資金太多。
如果把這個形勢弄清楚之后,我們應該采取的對策是,由政府出面,大量增加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的建設,給我們年輕人、工薪階層提供足夠的住房,而不是徒勞無益地去打壓那個高房價。
《小康》:但顯然,政府在福利房上的投入還很不夠。
徐滇慶:是的,現在踏踏實實地為老百姓做一點實事,那就是要拿出更多的錢來蓋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2006年以前,我們做得很不夠,沒有足夠重視這個問題。2006年,全國完成廉租房投資額47億。這個數字大家沒有概念,覺得很多了,47億呀。但是世界各國政府預算用于解決貧窮人口住房占它政府預算的2%到3%,香港5.5,而咱們中國2006年財政支出3萬8千億,47億僅占整個政府預算的0.17%,即使增大10倍也才1.7%,還不到國際平均標準。難怪老百姓住房困難,難怪我們的年輕人說,買不到房!
政府明明確確規定必須拿土地出讓金的5%,現在提到10%,來蓋廉租房。2006年全國土地出讓金凈收入2900億,10%應該是290億,5%應該是145億,但實際使用只有47億。請問還有100億到哪里去了?而且中央政府又直接撥了53個億給各地蓋廉租房。應該說,中央政府還是了解到老百姓住房的困難并且采取了積極措施的,但我們的具體執行缺乏有效的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