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8日下午3:30,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做客新華網,談清醒看待我國農業形勢.新華網 王翰林 攝
中央做表率引導地方財政加強對農村民生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主持人:政府工作報告說,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五年累積1.6萬億元,這對農業的發展和整個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意味著什么?
陳錫文: 總理講到這部分實際上主要是中央財政這一塊,過去五年總的支出1.6萬億元,平均一下五年每年就是3200億元,實際上有的年份更多一些,07年實際上投入已經超過4000億,大約有4300多億。這顯示出中央對于“三農”工作高度重視,不斷增加對“三農”工作的開支。中央財政在支農方面應該說給各級地方政府的財政都做了一個表率,引導各地財政資金往農村傾斜。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總體來看,農業的投入還是不足,過去的欠帳還是相當多的。長期投入不足造成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與城市有比較大的差距。從這個角度來看,只要有可能還要進一步增加對“三農”的投入,逐步提高“三農”投入在財政開支中的比重。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狀況沒有根本改變
陳錫文: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今年對“三農”投入五千多億元,這是一個總的概念,包括所有只要和農業農村農民相關的投資都在里面。今年增加投入比較多,比如農村義務教育、農村進行合作醫療、農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這些投入的增加都是成倍的,有的甚至是兩倍。增加這么多開支中,有很多是為了解決農村基本民生問題。大家知道農業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農產品的供給,如果看一下今年達到五千多億元的中央財政對“三農”的支出,數量比去年增加很多,但新增加的部分還是用在民生方面的數量很大。我并不是說用在民生方面不應該,問題是要看到,我們的農業基礎設施還很脆弱。
所以,真正算一下帳,用在農業生產方面的投入數量還不夠大??傮w上看,農業基礎薄弱狀況現在還沒有根本性的改變。一年能夠新增加有效灌溉面積,提高一個百分點都不到。農田小型水利設施在個別地方,甚至逐步在萎縮。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得不到必要的報酬,他可能就干別的了。農民現在外出打工越來越多,留在家里修路、修渠道的青壯勞動力越來越少。要想農產品市場保持穩定,使農產品的供給隨著人口增加,不斷滿足人民消費水平提高這種需求,就得不斷加強農業生產條件的建設,還要多增加這方面的資金。有些同志感覺到這幾年政府給農民的錢太多了?其實到農村看一看,差距挺大。只有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各級政府的財力持續不斷增加,才能形成對農業投入不斷增加的大的環境。
這個東西有一個循環的作用,整個經濟好了,政府可能對農業增加投入,而農業投入增加,農業基礎地位增強了,農業又能提供越來越多的產品,就保證了農產品市場的穩定,整個經濟才有穩定的可能。同時,留在農村的七億多農民收入不斷提高,能夠形成新的購買力,促進工商業的發展,保證宏觀經濟持續穩定向前發展。所以要看到,對農業的投入實際上也是整個國民經濟鏈條中一個重要的環節。這不僅僅是為加強農業,改善農民的生活,同時也是為了整個宏觀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