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會帶來全面物價上漲
龔方雄:農產品價格上漲并不一定會帶來全面的物價上漲。由于技術進步、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制成品的價格下降是全球趨勢;服務業每年出現4%至5%的通脹是正常的,這兩項構成核心CPI。
因此,中國出現整體物價上漲的情況不太可能。我們預期,2007年GDP增速11.3%,而CPI漲幅會穩定在3.3%左右。
宏觀調控,還有多大空間?
記者:上半年以來,盡管中國政府已經多次動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利息稅等多種貨幣和財政政策來調控,但整體經濟依然明顯趨熱。這是否意味著調控政策配合力度不夠?調控政策還可以有哪些作為?
本土專家看法
政府應加大宏觀調控力度
宋國青:目前的調控力度顯然是不夠的,包括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都是“下毛毛雨”。
我認為,政府應該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要大幅提高存貸款利率及存款準備金率。
需要進行一些制度性改革
左曉蕾:調整投資的指標當然是有必要的。當前保持一個相對合理的投資增長速度,實際上也是在降低投資對GDP貢獻的狀態,因為現在外需和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特征還是比較明顯,所以在短期內調整投資的速度是有必要的。
但是從更長期來講應該調整投資的結構,從資源約束的角度,讓它從各方面更有效率,同時進行一些制度性的改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全要素增長。
加息會加重居民生活成本
殷劍峰:我認為如果調控的目標值得討論的話,調控的手段無論怎么調都是有疑問的。
從目前來看,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是減少流動性。而加息則是明顯針對CPI的,但是加息有很多負面影響,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刺激銀行放貸。
同時,在美國利率水平持續不變的情況,加息可能會造成中國吸引資金的能力加強。
而另一方面,居民生活現在已經很有壓力了,加息會加重居民的生活成本。我不太能夠認同這種做法。
調控效果不應該操之過急
張立群:對于當前政策調控的效果,我覺得不應該操之過急,應該會有一個時間,效果會逐步表現出來。
比如對于出口的管理措施,現在已經到位,所起的作用就會越來越明顯了。如果下半年投資按照現在平穩的狀況,消費也不會大幅提高。如果出口回落的話,三項需求的走勢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隨著政策見效,整個經濟會高位走穩。
政策再多要看執行和落實
諸建芳:我覺得目前政府已經出臺了足夠多的政策,接下來是執行和落實的問題。預期政府還將采用“揚湯止沸”與“釜底抽薪”并舉的宏觀調控措施。
其中“揚湯止沸”包括糾正實際利率為負的調減利息稅以及加息政策??刂仆顿Y增速的信貸窗口指導、控制新開工項目政策,控制貿易順差的出口退稅、關稅、許可證、配額管制等政策。
而長期來看則是“釜底抽薪”政策,即對偏低的資源要素價格、勞動要素價格進行重估,從根源上消除導致投資增長過快的因素,使投資增長回到正常水平。
外資投行看法
宏觀調控達到了一定效果
哈繼銘:調控達到了一定的效果,主要表現在如果沒有這些調控措施經濟將更“熱”。接下來應當提高資源價格,加大環保力度。要像當年抓“非典”那樣抓環保。積極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節能減排。在地方層面上加強中央已頒布政策的執行力度。在流動性管理方面加強部委間政策協調,用市場手段有效提高貸款利率水平。加大人民幣升值幅度減輕輸入性通貨膨脹。
宏觀調控需多種政策配合
孫明春:首先,宏觀調控不能只靠貨幣政策,而更多地需要通過深化改革、理順機制來調控。利率等宏觀調控的微調措施,在目前經濟體制中依然存在較多扭曲的情況下(如低能源價格、低資源價格、低污染成本等),對企業影響并不大,效果不見得很明顯。
其次,除央行以外,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環??偩值榷鄠€部委在宏觀調控和推進改革中也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比如,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征收出口稅、資源說、調整利息稅等,以及對高污染高耗能企業的行政措施,如關閉小煤礦、小電廠等,都是宏觀調控與深化改革并舉的重要措施。通過深化改革,一方面理順價格機制,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另一方面,真實反映企業的成本和利潤。這樣宏觀調控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在某些改革問題上,不能被短時期的困難所嚇倒,要同時看到改革的風險和收益。比如,控制污染、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等雖然可能增加短期的成本,但也會帶動新的環保行業和高科技行業的崛起,從而增加就業。
宏觀調控越早動手越主動
梁紅:宏觀調控越早動手越主動,越晚動手越被動、壓力也越大。如果再不下“重手”調控,現在我們討論經濟是否“過熱”,也許幾個月后就要討論是“軟著陸”還是“硬著陸”了。
我認為,應當更重視經濟指標的環比增長,而非同比增長。比如,不能總是拿今年數據與12個月、24個月之前相比,而是應當以最近三個月的數據與上三個月的數據相比。
目前的微調措施相當于“一瓢水”,無法熄滅宏觀經濟高速增長的“熊熊大火”。如果能對匯率、利率等進行大幅調整,那么內外不平衡、通貨膨脹、流動性過剩等問題都將得到解決。否則,最后或許只能用行政手段來干預了。
下“重手”調控宏觀經濟,必然會有部分經濟實體受傷。目前投資、消費、出口這三駕馬車都很“熱”,究竟先給誰“降溫”這是政府需要認真選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