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史表明:經濟發展一方面是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等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另一方面則是與總量增長相伴隨的產業結構不斷由低級向高級化演進。2006年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快,產業結構也在調整中逐步優化,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1.3%,比上年提高了0.4個百分點。
一、長三角地區產業結構總體評價
2006年長三角地區16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525.72億元。從三次產業情況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468.42億元,比上年增加73.26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1757.39億元,比上年增加3064.75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6299.91億元,比上年增加2424.57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4.1∶55.0∶40.9調整為3.7∶55.0∶41.3。其中第一產業比重下降了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了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沒有變化。
從與全國對比情況來看,全國GDP達到2094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700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102004億元,增長12.5%;第三產業增加值82703億元,增長10.3%。全國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1.8∶48.7∶39.5。長三角地區第一產業比重低于全國8.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高于全國6.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高于全國1.8個百分點。
從與江蘇比較看,2006年江蘇省三次產業結構從上年的7.6∶56.6∶35.8調整為7.2∶56.5∶36.3。長三角地區第一產業比重低于江蘇3.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低于江蘇1.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高于江蘇5.0個百分點。
從與浙江比較看,2006年浙江省三次產業結構從上年的6.5∶53.5∶40調整為5.9∶53.9∶40.2。長三角地區第一產業比重低于浙江2.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比浙江高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高于浙江1.1個百分點。
二、三大板塊產業結構的分析
2006年上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96.9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已連續第十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從產業結構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93.81億元,比上年增長0.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997.81億元,增長12.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205.35億元,增長11.5%。全市三次產業比例關系調整為0.9∶48.5∶50.6,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產業結構呈現“三、二、一”格局。
江蘇沿江8個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340.41億元,三次產業比例關系由上年的4.4∶59.8∶35.8調整為3.9∶59.2∶36.9,浙江環杭州灣7個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888.34億元,三次產業比例關系由上年的6.4∶54.6∶39.0調整為5.8∶54.7∶39.5。長三角地區的兩翼都呈現“二、三、一”的格局。
三、16個城市產業結構的分析
2006年長三角地區16個城市中除上海、舟山外,其他14個城市的三次產業結構都呈現“二、三、一”分布。第三產業成為上海經濟發展的“主角”,舟山也因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關系,三次產業中服務業比重最大,三次產業關系為12.5∶41.4∶46.1。
從第一產業比重來看,長三角地區16個城市中只有舟山市超過10%,已經有一半的城市第一產業比重低于5%,應該說這些城市都處于工業化加速發展時期。
從第二產業比重來看,2006年各市第二產業發展最快,16個城市中有11個城市第二產業增速快于第三產業,16個城市中除上海、南京和舟山外,13個城市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超過50%,有5個城市超過了60%。如蘇州達到65.4%,紹興達到60.7%,表明各市對工業經濟的依賴程度均較高。
從第三產業比重來看,上海產業結構優勢明顯,第三產業比重超過50%,達到50.6%,南京第三產業比重為47.5%,列長三角第2位,舟山為46.1%,成為3個比重超過45%的城市,另外,杭州(44.9%)、寧波(40.1%)均在40%以上。16城市中最低的是泰州,為32.1%。從各地第三產業的發展趨勢看,浙江除嘉興、湖州以外的5城市第三產業發展速度均高于經濟增速,占GDP的比重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江蘇除常州外的7城市第三產業增速均高于經濟增速,第三產業比重8個城市均比上年有所增加。從增量情況看,蘇州比上年增加了1.5個百分點,列16城市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