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圍繞廣播影視全局工作和中心任務,以發展為主題,以安全為保障,以加強農村廣播影視建設、推進廣播影視數字化為重點,依靠科技創新,優化結構布局,轉變增長方式,完善體制機制,為廣播影視持續快速全面協調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和事業基礎。
(二)基本原則
1、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原則。統籌兼顧、協調發展,是廣播影視科技發展必須始終把握好的首要原則。廣播影視科技發展,必須統籌城鄉與區域,統籌廣播、電視、電影和新媒體,統籌無線、有線、衛星、互聯網等多種手段,統籌固定與移動等接收方式,統籌傳統業務與新興業務,統籌公共服務與產業發展,通過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拓展發展空間,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自主創新、重點跨越的原則。自主創新與重點跨越,是廣播影視科技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戰略思想,始終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突出位置,重點開展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逐步開展原始創新。面向廣播影視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和引領未來發展的重大課題,精心組織、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實現廣播影視科技跨越式發展。
3、發揮優勢、開放合作的原則。發揮優勢與開放合作,是指導廣播影視科技發展的重要方針。廣播影視是系統性強、各環節關聯緊密的行業,必須要凝聚系統力量,發揮整體優勢,堅持開放合作,廣汲各方資源,充分調動各級廣播影視部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與相關行業、產業鏈各環節及國內外研究機構的合作,形成更具活力、互利共贏的發展環境,使廣播影視內容、網絡和用戶優勢轉化為市場和效益優勢,全面提高廣播影視整體競爭實力。
4、立足發展、確保安全的原則。正確處理和解決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是實現廣播影視科技發展目標的重要保障。發展是廣播影視科技工作的主題,安全是廣播影視工作的基礎。廣播影視事業和產業發展,必須要堅持以發展促安全,以安全保發展,依靠科技進步,增強廣播影視傳播能力,拓展廣播影視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廣播影視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推動廣播影視快速健康發展。
(三)發展目標
綜合考慮未來五年我國廣播影視科技發展的趨勢和條件,“十一五”時期廣播影視科技發展的目標是:
到201O年,我國廣播電視覆蓋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全面實現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通廣播電視,有條件的地區實現戶戶通廣播電視,基本實現全國農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農村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廣播影視由模擬向數字化全面過渡取得重大進展,數字視聽內容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信息服務領域更為寬廣,數字廣播影視技術新體系基本形成;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和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重大突發性事件快速應急反應機制進一步完善,廣播電視安全保障體系初步建成;廣播影視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管理水平明顯提高,重點領域自主創新取得突破。
(四)發展思路
根據“十一五”時期廣播影視科技發展總體目標,廣播影視“十一五” 時期科技發展的發展思路是:一是建立廣播電視安全保障體系,確保安全播出和政令暢通;二是全面加強農村廣播影視基礎設施建設,強力推進新一輪廣播電視村村通,積極發展農村電影放映,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三是全面加快我國廣 播影視數字化進程,建設集有線、地面、衛星傳輸于一體的數字
電視網絡,推動廣播影視系統升級換代和結構優化;四是發展廣
播影視內容產業,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五是增強自主創
新能力,加強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廣播影視科技創新水平。
四、“十一五”時期的主要任務
(一)確保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建立廣播電視安全保障體系
1、實施安全播出工程,有效提升廣播電視安全保障能力
(1)衛星傳輸從民用通信衛星向廣播電視專用傳輸衛星轉變,提高衛星抗干擾能力。2007年停止模擬衛星信號的傳輸。
(2)建立和完善星網結合、互為備份的多元化安全播出傳輸覆蓋體系,構建星網結合立體防范體系,確保重大節日、重要活動、重點時段廣播電視傳輸安全。
(3)配合廣播電視專用傳輸衛星,改造擴建衛星地球站配套設施,完善地面傳輸鏈路,為提高防范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提供基礎保障。
2、完善體系,強化安全播出手段
(1)建立安全播出調度指揮系統。建立健全中央統一調度指揮、中央和地方分級負責的廣播電視安全播出調度指揮系統,各省建立本轄區內省、市、縣三級貫通的調度指揮組織機構。建立統一標準、互連互通、反應快捷、調度靈活的全國安全播出調度指揮平臺,建立遍及各級播出機構的預警發布系統,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2)建立安全播出運行管理系統。運用現代技術和管理手段,及時掌握中央及省級重點播出單位播出資源、播出狀態、播出效果等重要信息,輔助科學決策,合理配置資源,實現對安全播出
運行的高效管理。
(3)建立安全播出災備系統。按照災備分級、平災結合的原則,各級廣播電視重要播出系統須建立系統級備份,確保運行安全;建立廣播影視內容存儲備份系統,確保內容資源安全;建立業務支撐等重要信息系統的備份系統,確保數據安全;建立國家廣播影視公共應急播出系統,確保重大災害時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的播出。
3、完善監測網建設,為科學管理提供有力支撐
(1)加快和完善全國廣播電視監測網建設。加快中央與各省監測臺站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監測臺站網點的布局與業務功能。加快推進監測網聯網,實現中央與省級、省級與地市級之間監測網絡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實現對廣播電視播出的全面監測。
(2)建立國家廣播電視監測信息平臺。整合全國廣播電視監測網的數據資源,加強監測數據的綜合分析處理能力,為科學決策和指揮調度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3)開展廣播電視新媒體業務的監測工作。加強對廣播電視播出新業務的監測研究,適時開展相應的監測業務,為新媒體的播出秩序管理提供必要的技術監管手段。
4、加強研究,建立廣播電視安全長效機制
(1)落實完善全國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應急預案和應急協調預案,建立科學合理的安全保障分類分級方法和廣播電視安全保障評價指標體系,確定廣播電視安全保障能力評估方法。
(2)開展安全播出應用技術研究。重點開展信號識別、信號判據、信號監測、自動檢測控制、內容監測等應用技術研究。
(二)完善廣播影視公共服務,加強農村廣播影視建設
1、大力推進廣播影視進村入戶,提高“村村通”水平
(1)進一步做好新時期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按照“鞏固成果、擴大范圍、提高質量、改善服務"的要求,采用多種技術方式,在鞏固已有成果基礎上,加快解決空白區、盲區聽廣播、看電視問題,全面實現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通廣播電視,使當地農民能夠收聽收看到包括中央和本省的4套以上的廣播節目和8套以上的電視節目。同時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保證長期通。
(2)進一步提高農村廣播電視服務水平。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無線、有線、衛星、微波等多種手段和措施,為廣大農村地區提供套數更多、質量更好的廣播電視節目,不斷滿足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3)繼續推進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積極改善農村電影放映基礎設施條件,大力推進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豐富農村電影片源,做好農村電影拷貝配送工作,建立以數字化放映為龍頭、農村電影院線為主體、固定放映和流動放映相結合的農村電影發行放映新體系,基本實現全國農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目標。
2、加強廣播電視無線覆蓋
(1)加強中央和省級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充分發揮各地現有無線發射臺站的作用,加快設備更新改造,增加節目套數,加強運行維護,大力提高農村地區廣播電視無線覆蓋水平,使廣大農民群眾能夠無償收聽收看到包括中央第一套廣播節目、中央第一套和第七套電視節目,以及本省第一套廣播電視節目的4套以上的無線廣播節目和電視節目。
(2)利用多種技術手段提高傳輸和覆蓋水平。在統籌考慮并處理好模擬與數字的銜接、大功率高山臺和小功率多布點的關系的基礎上,優化調整頻率規劃,提高頻率資源使用效率。利用多種技術,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覆蓋質量。繼續推進微波電路數字化改造。
(3)不斷提高發射臺站自動化水平。進一步完善廣播電視發射臺站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發射臺站自動化進程,提高發射機固態化比例,提高設備使用效率,保證覆蓋效果。
3、繼續實施廣播影視西新工程
(1)鞏固和完善西新工程建設。堅持“建養并重”的原則,增加面向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播出節目套數,對少數盲區采取多種手段進行覆蓋,提高覆蓋效果。
(2)加強邊疆地區廣播電視覆蓋。加強邊疆地區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增加發射功率,因地制宜、通過多種手段,提高收視質量、擴大有效覆蓋。
(3)提高少數民族語言節目譯制能力和水平。增加譯制設備,構建若干個少數民族語言譯制平臺,加快培養譯制隊伍,逐步提高譯制能力與譯制質量。
4、建立和完善環球廣播影視覆蓋網
(1)采用多種手段,調整發射布局。通過本土發射和海外發射、租機互轉等多種形式,采用短波、中波、調頻等多種技術手段,建設多語種環球廣播覆蓋網。
(2)建立完善環球廣播影視衛星平臺,利用直播衛星和有線網,擴大我國廣播電視節目的海外覆蓋。
(3)繼續推進在線廣播。建立和完善多語種、多媒體的綜合性在線廣播網,建立或租用海外鏡像站,實現在線廣播的全球覆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