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漢字表達如此接近生活
每天都在使用漢字的中國人,似乎不太注意這一古老語言背后的文化淵源。當我們聽瑞典人林西莉女士(Cecilia Lindqvist)講漢字的故事時,才發現自己正跟著一位外國向導一起瀏覽著中國的文化史。
林西莉女士(Cecilia Lindqvist),瑞典漢學家,曾任瑞中協會主席。其代表作品《漢字王國》是她對漢字數十余年研究的結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漢字的淵源,是西方人學習漢語的入門書籍。
記者(以下簡稱“記”):你為什么要在《漢字王國》這本書講述漢字的故事呢?
林西莉(以下簡稱“林”):是因為漢字的結構和它最初的形態吸引了我,而且我發現,即使一些受過很高教育的中國人對自己的語言的根也知之甚少。人們在小學、中學和大學機械地進行著漢字教學和學習,卻很少加以解釋。
記:你這種對漢字的解讀方法有什么好處呢?
林:這樣能夠對這些漢字的理解會具體深入,比如,講述這些文字的自然場景——鄉野、山河、動物與植物時,效果就特別好。當我致力于對漢字的象形起源做一簡明、通俗的論述時,就發現原來與漢字表達的生活是如此地接近、有趣。
記:在這個過程中,你還發現了什么?
林:我發現中國文化有驚人的連續性,直到今天人們在廣告、民間藝術和日常生活中,還能看到一些畫面,與三千多年以前文字創造者們經歷的完全相同,令人有一種跨越時空的愉悅感。
記:你花了八年的時間從事這本書的寫作,而且采用了輕松自如的表達方式,作為一個外國人和中國通,你覺得你這項工作的意義是什么呢?林:中國文化是人類共有的,每個人都有權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對它進行研究、解釋和欣賞,而不管他的民族歸屬。只有這樣才能使它更豐富多彩,更宜于傳播和被人接受。
記:能舉些有趣的例子嗎?
林:就以“人”為例吧,“人”字在甲骨文中是人的剖面的形象。她直立著,手下垂或者輕輕地舉到前面。兩個人,一個跟著一個,組成“從”字。兩個人站在一排,便成了“比”字。相反,若是兩個人背靠背,則是“北”字,這與中國民居和其他場所都是坐北朝南有關。而“人”和“言”組成了“信”字,可謂“言而有信”。(記者 鄧毅富 王勇幸)
新聞鏈接
中國使用漢字逾三千年
相傳漢字的創始,有所謂的“結繩”、“書契”、“八卦”、“河圖”、“洛書”、“甲子”、“圖畫”、“倉頡造字”等說法。《辭?!酚涊d:“倉頡,也作蒼頡。舊傳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造字者?!?/p>
按我國古文字學家的意見,甲骨文是我國“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較完備的文字”。它已經比較復雜,已發現多達3000個以上字匯。
世界在變,漢字也在變。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幾個階段。
歷史上,朝鮮民族吸收了大量漢語,公元3世紀的三國時代左右,漢字傳入朝鮮半島,此后一千多年,漢字一直是朝鮮半島唯一的書寫文字。到了1443年,世宗發明了“訓民正音”(韓文字母),韓語才改用字母和漢字夾雜標記的方式。
所以,漢字并非韓國固有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