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傳統文化的熱潮正在中國涌流。從《百家講壇》吸引數億觀眾到《于丹〈論語〉心得》狂銷300多萬冊,從古裝影視劇熱播到歷史題材圖書暢銷,從人大成立國學院到北大、清華等高校開設“國學班”,從各地恢復祭孔到海外孔子學院遍地開花,從私塾重現到兒童讀經……這一切似乎都表明曾經漸行漸遠的傳統文化正在回歸。
那么,這股傳統文化熱究竟緣何而來呢,又該如何發展?
經濟發展后的文化自覺和自信
傳統文化走熱有其必然
“這次的傳統文化熱潮是在改革開放取得了歷史性進展,中國的和平發展為世界矚目的時刻出現的。”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對記者說:“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影響力的增強在要求一種文化上的自覺,也給了我們更多的文化的自信。同時在百年追求‘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對傳統的批判當然有積極意義,卻也造成了某種對傳統文化的疏離,許多人深刻地感到對傳統文化并不了解。對傳統的認知變得非常重要。”
“上個世紀80年代的那次‘文化熱’中,人們更多地把目光投向西方,傳統文化是作為襯托西方文化的優點的對立面出現的。”中華書局總編輯李巖對記者說:“而今天中國這樣一個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的大環境使得人們能夠更加心平氣和地看待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態度趨向于客觀理性,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味地否定了。”
上海學者何滿子認為,傳統文化的某些思想資源契合了當今人們的心理需求。他說:“當今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整個社會比較浮躁,一些人希望從傳統文化中尋求價值標準和道德規范。”
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走出書齋,借助電視等大眾傳媒對傳統文化做通俗化的解讀,也對這股熱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李巖說:“雖然‘學術明星’們的解讀有不準確的地方,但是至少喚起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啟發人們重新認識傳統文化的價值。許多不愛讀書的人現在能買一本《〈論語〉心得》來讀,這就是一種進步。”
“開掘傳統”古為今用
“有形之手”助推文化傳承
專家們認為,傳統文化熱的興起,政府這只“有形之手”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已經意識到弘揚傳統文化對于培育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構建社會共同價值體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2004年7月,國家宣布開展“漢語橋”工程,內容包括在海外建立孔子學院和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等10個項目。2004年11月,中國第一所海外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舉行掛牌儀式。截止到2006年,全球孔子學院已達131所,分布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全世界孔子學院正以每4天誕生1所的速度增加。
各地熱情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6月由國務院公布的首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從全國申報的2000多項中遴選出來的。福建泉州市藝術研究所編劇王仁杰對記者說,若干年前,一些臺灣學者曾對他說,臺灣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保護比大陸好,而現在看到大陸政府站在戰略的高度投入巨資保護扶持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這令他們既欽佩又羨慕。
近年來,有關部門還積極加大在青少年中的傳統文化教育。2001年開始試點實施的義務教育新課程中,古典教育受到空前重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把“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重要目標之一。古代詩文作品在教科書中的比重有所增加,古典詩文作品在初中、高中語文教材選文中分別約占35%和45%。
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趙敦華說:“在現在這樣一個價值多元化的時代,我們發現,傳統文化中有許多資源值得開掘,古為今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社會”這一概念就和傳統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
辨別良莠兼容并蓄
繼承傳統不能盲目排斥外來文化
不過,面對這股方興未艾的傳統文化熱,專家們喜中有憂。他們指出,在目前的這股熱潮中,存在著一種對傳統文化不加辨別、全盤肯定的錯誤傾向。
趙敦華說:“有的人老是講中國文化比西方文化、比其他文化如何優越,通過二元對立的方式來證明中國文化的優點,把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割裂、對立起來,這是不對的。我們肯定自己的文化,但也不必否定別的文化。”
對于傳統文化熱中的復古主義傾向,趙敦華表示堅決反對。他說:“有的人主張全面繼承恢復古代的‘道統’、‘政統’。那是封建時代的一整套意識形態和政治結構,這些早已過時了的、被時代和人民所拋棄的東西,怎么能恢復呢?這是開歷史的倒車,在現實中也是絕對行不通的。”
今年已88歲高齡的何滿子童年時期也接受過系統的傳統文化教育,“四書五經、二十四史我都是讀過的,《資治通鑒》讀了不下四五遍,”正因如此,他對傳統文化中的某些糟粕有更深的認識。他說,儒家思想中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東西,在國家由一個家族統治也就是家國同構的時代,是可以行得通的,但與今天的時代是不相符合的。他說:“五四時期提出的‘德先生’、‘賽先生’,我看在今天仍然是非常需要的。”
對于私塾重現和兒童讀經,專家們認為這些活動作為正規的學校教育的補充,當然有積極意義,但如果這些活動沖擊學校的教育和現代知識的汲取就不合適了。趙敦華說:“正如現在學生們在課余學習鋼琴、繪畫一樣,讀一點古文和儒家經典,有助于培養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但是如果把私塾和讀經當成正規的教育形式,那就是誤人子弟。古代的這些東西是和古代的社會結構相適應的,現在把孩子完全培養成一個儒生怎么得了?會背再多的古詩但不具備現代的知識,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無益處。”
現在很多地方都在搞祭孔、祭拜黃帝等活動,對此張頤武說:“這些活動有助于獲得一種莊嚴的文化儀式感,對增進我們的民族感情和認同意識有積極意義。但也要避免一哄而起,將傳統文化的傳承庸俗化、過度商業化。把握住適度的原則是非常重要的。”
專家們指出,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寬容,具有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懷。我們在肯定傳統文化的優秀之處的同時,更應大膽借鑒吸收西方文化的優秀成果。那種借復興傳統文化,對西方文化進行盲目抵制和排斥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記者 張 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