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3日至15日,全球首屆傳統知識、傳統文化表達和遺傳資源地區間研討會在鄭州召開。
河南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傳承至今的傳統知識、傳統文化表達和遺傳資源非常豐富,這些資源分布于中醫藥、傳統工藝、陶瓷、武術、地方戲劇等領域,像龍門石窟、殷墟、太極拳、鈞瓷、汝瓷、唐三彩、汴繡、洛陽牡丹、豫劇、花木蘭傳說、朱仙鎮年畫等。在河南民間,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古老習俗和被稱為“活化石”、“活文物”的鄉土工藝,如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半坡文化、仰韶文化,豫南的皮影藝術及民居建筑等。同時,河南省近年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績突出,積累了豐富的挖掘、保護和利用經驗。
“河南堪稱中華文明的縮影,文化底蘊深厚。”國家知識產權局國際合作司司長呂國良說,“這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終選在這里開研討會的原因。”
河南省省長李成玉說:“建設創新型河南,必須更好地保護知識、保護創造。自主創新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知識產權已成為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
他說,河南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做了許多積極、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知識產權法規體系不斷健全。2000年實施了《河南省專利保護條例》,2005年又為適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需要進行了修訂。二是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不斷完善。省里建立了知識產權聯席辦公會議制度,全省18個省轄市全部成立了知識產權局。三是知識產權擁有量和質量不斷提升,全省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連續3年保持快速增長,專利申請量今年有望突破萬件,增長幅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四是開展了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查處了一批侵權案件。
近年來,“少林”不僅成為中國功夫的代名詞,而且也成為一種新的文化現象,煥發出巨大的品牌效應。據河南省知識產權局局長郭民生介紹,少林寺已經將其一系列產品進行了開發,使非物質文化產品形成產業鏈條得以延伸,從而達到保護傳統文化的目的。
河南宛西制藥是另一個用知識產權制度保護和發展傳統文化資源的成功例子。地處醫圣張仲景故里南陽的宛西制藥,一直致力于張仲景藥方的開發和研究,他們申請了21項技術專利,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和品牌優勢。著名的“仲景”牌六味地黃丸,就是從張仲景的“金匱腎氣丸”配方衍化而來。2006年3月,繼4年前獲得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月月舒”后,宛西制藥的“仲景”商標,再獲中國馳名商標,成為中國馳名商標19年來的首個“雙冠王”。他們還在英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10多個國家注冊了“仲景”商標。
河南禹州市對鈞瓷的保護也是一個典型例子。以“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著稱的鈞瓷是河南省寶貴的傳統文化資源,現在,這一資源煥發出勃勃生機。榮昌鈞瓷坊燒制的“祥瑞瓶”、“乾坤瓶”和“華夏瓶”連續3年成為博鰲亞洲論壇惟一指定的禮品。在禹州,不論哪家鈞瓷坊燒制出一個新造型,都會想到在第一時間申請外觀設計專利。2004年,禹州共有鈞瓷新造型180種,其中就有57種獲得了外觀設計專利。造型的創新也推動了工藝創新,目前鈞瓷燒制工藝的專利申請正成為鈞瓷知識產權保護的新動向。
百度一下(www.baidu.com),搜索知識產權找到相關網頁約17,900,000篇。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的財產權,也稱智力成果權,它指的是通過智力創造性勞動所獲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勞動者對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這種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也稱之為精神權利和經濟權利。(王偉 王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