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3時,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河北廳舉辦集體采訪活動,主題為“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遺’”,邀請劉楓、劉慶柱、單霽翔、舒乙等四位全國政協委員出席。中國網進行現場直播 。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介紹了大運河申遺已開展的工作和計劃開展的工作。
已開展的工作:
2005年5月,國務院將京杭大運河公布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同年同月,全國政協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遺”考察團組織了考察活動,有力地推動了大運河的保護與“申遺”,并且形成了杭州宣言,在相當程度上達成了公式。
2006年12月國家文物局將大運河列入我國重新設定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已經開展的保護工作,包括啟動了部分運河文物的考古調查和發掘,開展了豐富的科學研究工作,目前科學研究的成果正在陸續形成。二是依法公布了保護項目,現在運河沿線已經公布和調查注冊了文物保護單位,一共有654處,其中109處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9座城市被公布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編制的運河部分地段的文物保護規劃實施科學管理。
再有就是采取有效保護措施,搶救修繕文物的遺存。一些地段啟動了環境的整治工程,最后建設了部分遺存的保護設施,比如運河的博物館。比如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龍王廟行宮,公布為省級保護單位的余杭的“廣義橋”,杭州的古城橋,還有工藝遺產,北京市的運通橋和天津市的后天宮都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特別是濟寧,把古運河作為一個項目公布為他們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開了一個很好的先例。杭州的小河直街編制了歷史街區的保護規劃,一些運河遺產經過了縝密的修繕,有些歷史地段也進行了整治。
計劃開展的保護工作有這樣幾項:
第一,對大運河文化遺產進行全面調查,摸清家底。
第二,根據文物普查情況,及時把相關文化遺產公布為保護單位和歷史村鎮。
第三,建立健全大運河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包括呼吁制定大運河保護條例。
第四,開展大運河整體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
第五,結合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做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和保護工程。
第六,建立健全適應大運河跨地域、跨流域、跨部門的保護管理體制,明確相關的保護責任。
第七,深入開展大運河保護的社會宣傳教育。
最后,增加對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經費的投入。(李瑞/中國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