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西部受西北風的影響,沙丘向東南移動;東部受東北風影響,沙丘向西南移動,風沙活動十分頻繁劇烈,流動沙丘占80%以上。只有在沙漠邊緣和深入沙漠中的河流沿岸分布有以紅柳沙堆為主的固定、半固定灌叢沙堆。長期以來,人們更多地是關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沙體流動,但對其交通問題關注頗少。目前,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樊自立等通過史料研究揭開了塔克拉瑪干沙漠古代交通之謎。
塔克拉瑪干沙漠古代曾有以下5條路線,絲綢之路的南道、姑墨——于闐道、坎城——神山堡——疏勒道、焉耆——于闐道及抒彌——龜茲道,這些古道都不乏我國古代人民的足跡。晉代高僧法顯是我國第一個從東北向西南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人,玄奘是第一個把塔克拉瑪干沙漠比作“死亡之海”的人。
關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在我國的歷史文獻中很早就有記載,《禹貢》中有:“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文獻中所說的“流沙”就是塔克拉瑪干沙漠。關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的古代交通,《穆天子傳》講道,周穆王經柴達木盆地入新疆若羌,繞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過帕米爾入阿富汗境,最后到過塔什干地區。以上記載只能反映這些人到過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但行經的具體路線不詳。從漢代開始,有記載的僧侶、商賈、使者、官吏、將士等,穿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路線大致有上述所說的5條。
關于絲綢之路“南道”。《漢書·西域傳》中講道:“自玉門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自車師前王庭隨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為北道。”漢代絲綢之路的“北道”是由吐魯番經焉耆,沿天山南麓到喀什,其間沒有沙漠阻隔。“南道”的路線即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所經地區有鄯善(今若羌)、且末、精絕、抒彌、于闐(今和田)及莎車。古代的且末在今天且末北沙漠中,精絕于今民豐北130公里的尼雅遺址,抒彌在今天于田和策勒縣境。按《大唐西域記》記載,由蓖靡川(今克里雅河)到尼壤(古精絕)至且末之間的道路也大部分是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中通過,“蓖靡川東入沙磧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由此東行人大流沙,聚散隨風,人行無跡,遂多迷路,四遠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來者,聚遺骸以記之。乏水草,多熱風。風起則人畜昏迷,因以成病。”這段記述,如實地反映了在流動沙漠地區交通之困難,行旅之艱辛,由于風沙的掩埋,沙漠中沒有固定的道路,行人只好將撿來的遺骨堆積起來記路,由此可見在千年以前,穿過這段沙漠喪生的人畜不少,這應該是塔克拉瑪干沙漠被稱為“死亡之海”的最初由來。
關于姑墨——于闃道,樊自立介紹道,《漢書·西域傳》記載:“于闐國,王治西城北與姑墨接。”姑墨,即今阿克蘇,于闐為今和田。并載:“姑墨國,王治南城,南至于闐馬行十五日。”《水經注·河水篇》也講:“姑墨川東南流逕姑墨國西,治南城,南至于闐馬行十五日。”姑墨川即今阿克蘇河。《新唐書·地理志》記載貞元宰相賈耽從邊州人四夷道里記中說:“自拔換南而東,經昆崗,渡赤河,西南經神山、睢陽、堿泊,以南經疏樹,九百三十里至于闐城。”拔換亦即今阿克蘇,昆崗不明所指,赤河就是塔里木河,再西南逆和田河而上達神山,神山應即今麻扎塔格之紅白山(由紅色沙巖和白云巖構成),睢陽、堿泊、疏樹不明所指。1960年曾計劃修建庫(車)和(和田)公路,沿和田河西岸,從南北兩端推進,有不少路基已修成,后因故中斷。此后還有不少人趕著毛驢車通過這條路線,來往和田、阿克蘇與沙雅之間,沿途不乏放牧之人。2006年由阿克蘇到和田,沿和田河東岸修建的第二條沙漠公路已經貫通,大大方便了兩地交通。
提到坎城——神山堡——疏勒道,在新疆農業區劃委員會組織的新疆和田河流域考察報告中(1986年),由侯燦執筆所寫的瑪扎塔格考古研究中有一段記載,說的是19世紀末斯文赫定在和田一帶探險,收集到一些于闐文書,文書中涉及到從瑪扎塔格古戌堡(神山堡)至坎城的交通路線。文書中明白告訴我們,由神山堡、三鋪、濡馬屈薩至坎城,是當時的一條交通路線。三鋪、濡馬屈薩今在何處無從考究。坎城在《新唐書·地理志》中有載:“于闐東三百九十里,有建德力河……于闐東三百里有坎城鎮。”建德力河一般認為是克里雅河,城鎮的位置是在今克里雅河以西約九十里。《后漢書·班超傳》記載:“時龜茲王建為匈奴所立,倚恃虜威,據有此道,攻破琉勒,殺其王,而立龜茲人兜題為疏勒王。明年(注:永平十七年,即公元74年)超從閑道至疏勒。去兜題所居盤囊九十里,逆遺吏田慮先往降之。”從于闐去疏勒西行的大路為正道,途中要經過莎車,班超這次去疏勒不經莎車而行“閑道”,因為當時莎車國降于龜茲對漢有二心,龜茲則與漢為敵。根據在瑪扎塔格山的考察,這條“閑道”可能是由其南麓向西,沿古董山、羅斯塔格南麓西行。19世紀末(1889年)俄國人別夫錯夫在塔里木盆地考察朔葉爾羌河南行時,了解在麥蓋提縣東面的大沙漠中有一座古遺址,距麥蓋提有三天路程,人們曾在那里撿到金銀器物,這座古遺址就在由墨玉流來的古河道附近。古代在這樣的大沙漠中能有聚落,說明有水源,也說明有交通路線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