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新的理念推動文化發展繁榮
文化建設是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文化建設直接關系社會文明進步,關系民族素質提高,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精神需求。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不僅需要強大的經濟力量,更需要強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一個民族真正有力量的決定性因素。思想、文化的力量,可以深刻影響一個國家發展的進程,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30多年來,正是因為解放思想、改革開放,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已經成為時代的文化精神,使中華民族充滿生機與活力。沒有先進文化的發展,沒有全民族文明素質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實現現代化。
目前人民群眾對提高自身文化素質、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迫切。近些年來,我們從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出發,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以基層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為重點,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推進公共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體育場館免費開放,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體育需求。我們加快發展文化體育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扶持骨干文化企業,培育新型文化業態,使文化市場更加繁榮。我們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經營性文化單位整體轉制取得突破,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文化發展,激發了文化發展創新的活力。
適應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政府要履行好發展公益性文化體育事業的責任,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需要和權益。公共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要向基層、特別是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傾斜,豐富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發展公共體育事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高人民體質。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的政策,創造更加有利于文化繁榮發展社會環境。
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經濟中的文化因素。在現代經濟中,文化因素越來越重要,經濟與文化越來越融為一體。例如著名品牌,就是經濟具有文化特性的表現。它以非物質形態存在,卻可以反復地轉化成物質財富。一些跨國公司由于創立了自有品牌,即使沒有工廠、不直接從事生產,也能獲得豐厚的利益。長期以來,我們對創造、培育文化形態的無形資產重視不夠。一個國家,當文化表現出比物質和貨幣資本更強大力量的時候,當經濟、產業和產品體現出文化品格的時候,這個國家的經濟才能進入更高的發展階段,才能具有可持續發展和持續創造財富的能力。
國家的影響力,取決于經濟、科技和軍事實力,但歸根結底取決于文化實力。文化的影響力更深刻、更具滲透性。我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發展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從哪個方面講,我們都有足夠的理由感到自豪。一方面因為中華民族在文化上具有強大的創造力;另一方面我們對外來文化具有開放兼容、海納百川的胸襟。“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今天的中華民族,在經濟上能夠創造奇跡,在文化上同樣能夠再創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