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面向時代要求謀劃教育發展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事關民族興旺、人民福祉和國家未來。只有一流教育,才能培養一流人才,建設一流國家。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必須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教育發展。第一,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實施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加快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建設,發展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使農村和邊遠地區的孩子也可以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從2005年開始,推行全面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同時建立國家財政對九年義務教育的經費保障機制,當年在國家重點扶貧縣實施免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為家庭困難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的“兩免一補”政策。2008年這項政策擴大到全國城鄉,九年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國家財政保障范圍。這是我國教育體制的一個歷史性變革。第二,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要和提高青年就業能力的要求,以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大力調整教育結構。目前中職教育年招生規模達到860萬人。高中和大學階段,職業教育年招生規模和在校生數量都已占全部招生和在校生的一半。從2009年開始,中等職業教育對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逐步實行免費。第三,在發展高等教育方面,堅持穩步發展和提高質量相結合,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3.3%,進入大眾化階段。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建設,高等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能力進一步提高。第四,在非義務教育階段建立健全國家助學制度。開展師范生免費教育試點。目前中職學生受助面達到90%,高校學生受助面達到20%。通過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和建立國家助學制度,基本解決了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矛盾突出的“上不起學”問題。
根據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新要求,2009年初我們組織有關部門和各方面專家,開始研究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主要是對2020年前我國教育改革發展作出規劃。目前這項工作已接近完成,進一步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后,爭取盡快公布實施。制定一個反映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符合教育發展規律、讓人民群眾滿意的規劃,對教育發展乃至整個現代化事業都具有重大意義,是本屆政府要致力做好的一件大事。
關于教育改革發展,需要強調三個問題:
第一,加快推進教育改革。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要解放思想,大膽突破,勇于創新,鼓勵試驗。樹立先進教育理念,把教書和育人很好地統一起來。要對辦學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方法、考試評價制度進行系統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要積極探索適應各類學校的辦學體制。不同類型學校領導體制和辦學模式應有所不同,不能千校一面,不能用一個模式辦教育,不能用一個模式培養人才。教育應當由懂教育的人辦,要倡導教育家辦學,要培養一大批有志于獻身教育事業的教育家。
第二,努力促進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是縮小不同群體發展差距的重要途徑。為群眾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滿足群眾對發展教育的期望,不僅要切實解決“上學難、上不起學”的問題,還要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努力解決“上好學”問題,推動教育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大的發展。一要把義務教育辦好。教育公平首先就是人人都有上學的機會。要依法確保每個孩子免費接受九年義務教育,關愛農村留守兒童,防止輟學問題發生。二要逐步解決義務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這也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要把農村義務教育作為重點。公共教育資源配置要向薄弱地區傾斜,著力推動地區之間、城鄉之間、不同學校之間的教育均衡發展。三要進一步完善國家助學體系。確保每一個孩子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無論哪個教育階段,都不能因家庭經濟困難導致孩子們輟學。
第三,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大批各類人才。經濟發展能不能躍上更高層次,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也都需要大批高素質人才。一要進一步辦好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個社會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讓人學會技能和本領,能夠就業,能夠成為社會有用之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階段,辦好職業教育可以提高勞動者素質,有利于緩解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緊缺的矛盾,有利于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和擴大就業。二要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從長遠看,我們還要不斷擴大高等教育的規模,滿足群眾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必須提高辦學質量。要進一步擴大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鼓勵高等學校適應就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調整專業和課程設置,推動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學術發展緊密結合。要加強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努力創建若干世界一流大學,為國家培養更多高質量創新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