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正市長作政府工作報告。記者 張春海 攝
|
政府工作報告
——2010年1月26日在上海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上海市市長 韓正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9年工作回顧
2009年是浦東開發開放以來上海經濟發展形勢最復雜、困難最集中、挑戰最嚴峻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自身發展轉型的雙重考驗,肩負籌辦世博會緊迫繁重的任務,全市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四個確保”要求,堅定信心,共克時艱,砥礪奮進,完成了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和任務。
(一)積極采取一系列應對舉措,經濟增長速度逐季回升。2009年開局,上海經濟延續上年第四季度下行態勢,第一季度市生產總值增長3.1%,比上年同期回落8.4個百分點,外貿出口、工業生產、財政收入等經濟指標持續負增長。我們緊密結合上海實際,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采取更有針對性、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投入,促進社會投資,全力推動一批重大基礎設施、產業、社會事業和民生工程項目加快建設,改進政府服務和管理,積極主動幫扶企業落實政策。同時,一方面,深化落實國家擴大消費政策,優化市場環境,促進居民消費;另一方面,穩外需、保市場、保份額,出臺支持外貿、促進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發展等政策措施。經過全市共同努力,本市經濟總體向好。市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8.2%,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540.3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5273.3億元,比上年增長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4%,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0.4%,扭轉了工業生產持續下滑的走勢,初步遏制了對外貿易降幅持續擴大的勢頭。
(二)著力推進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繼續加快。堅決把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作為保增長的主攻方向,在調整中發展,在創新中轉型,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在應對危機、防范風險中,大力推進150多項重點工作,金融資源集聚、洋山保稅港區免征營業稅等一批政策措施正式實施,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啟運港退稅等一批創新試點順利推進,銀行間市場清算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等一批機構掛牌成立,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建設明顯加速。形成加快推進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意見,推進虹橋商務區規劃建設,貿易中心建設逐步加快。上海迪士尼項目獲國家批準。金融業、信息服務業、商貿業、旅游業等保持快速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9.4%。積極對接國家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出臺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實施意見,聚焦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業、先進重大裝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制造業、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新材料、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九個領域,實施了200多個重點項目,數字化變電站、創新藥物等研制和產業化取得明顯進展。加快重大產業基地建設,支持企業技術改造,促進制造業優化升級。組織優勢力量承接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任務。深入推進世博科技行動計劃。出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支持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的政策。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相當于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2.7%左右。加大節能降耗工作的推進力度,調整淘汰846項落后產能,積極推廣節能空調、高效照明,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超額完成年度計劃。
(三)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民生工程和社會事業實現新發展。越是經濟形勢嚴峻,越要高度關注改善民生。力求把保發展、調結構與保就業、惠民生更好結合起來,實現了居民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城市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8.1%和8.2%。把促進就業放在民生工作的首要位置,大力實施就業“1+3”計劃,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挖掘就業潛力,拓展就業崗位,高校畢業生就業不低于往年水平,全市新增就業崗位59.6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積極開展來滬從業人員就業服務,完成來滬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11.6萬人。堅持維護勞動者權益與幫扶企業發展相結合,協調勞動關系,健全企業欠薪保障金墊付機制。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將外省市城鎮戶籍來滬從業人員等納入城鎮職工基本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增加各類退休人員養老金,加大醫保綜合減負和市民社區醫療互助幫困力度,完善生育保險辦法,提高了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待遇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加強為老年人服務,新增養老床位1萬張,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對象達到21.9萬人。加快大型居住社區規劃建設,舊區改造力度加大、進度加快,一批居住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得到解決。廉租住房制度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新增受益家庭約1.4萬戶。累計開工建設經濟適用住房605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制度開始試點。完成1257萬平方米高層舊住房綜合整治和3274萬平方米多層舊住房綜合改造。深入推進公交行業改革,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政策扶持力度,公交服務水平和職工收入得到提高。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意見》,降低出租汽車承包指標,出租汽車行業經營環境和駕駛員收入得到改善。推進中心城區優質學校到郊區大型居住社區對口辦學,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開展委托管理,促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投入36.9億元用于來滬從業人員子女義務教育,完成86所來滬從業人員子女學校的設施改造并納入民辦教育管理,來滬從業人員同住子女在公辦學校或政府委托的民辦小學就讀比例達到93%。新建了60所幼兒園。率先對中職學校的農村、海島家庭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實施了免費教育。國家部署的2009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全面推進。深化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在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行了基本藥品零差率政策。完成第二輪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健康城市建設繼續推進。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落戶上海。堅持聯防聯控,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率先整體實施廣播電視制播分離,全市出版單位和一批文藝院團完成轉企改制,一批精品佳作相繼推出。新建了一批社區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群眾文化活動和全民健身活動豐富多彩。在第十一屆全運會上,上海體育健兒實現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在第一屆全國智力運動會上,上海代表團金牌數排名第一。出臺了居住證轉戶籍辦法,人才引進制度進一步完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繼續加強。婦女兒童事業和殘疾人事業穩步發展。民族、宗教、僑務和對臺工作進一步加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