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惠寧作政府工作報告
|
政府工作報告
——2010年1月25日青海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青海省代省長 駱惠寧
(注:2010年1月30日,駱惠寧當選為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長)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省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09年工作回顧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青海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全省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青海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為主線,團結奮斗,攻堅克難,全面完成了省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取得了經濟向好、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的新成績。
———經濟總量持續攀升,實現生產總值1081.27億元,比上年增長10.1%。
———投資增幅再創新高,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0.5 億元,增長37.5%,為近十余年來最高增幅。
———消費市場繁榮活躍,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300億元,增長18.8%,實際增幅為近20年來最高。
———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7%,為近年來最大降幅。
———財政收入快速增長,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66.5億元,增長21.9%,增幅超過全國水平10.2個百分點。
———民生繼續得到改善,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到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692元,增長9%;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346元,增長9.3%。
這些成果,標志著我省在探索欠發達地區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成功之路上邁出了可喜一步,進一步增強了全省各族人民繼續前進的信心和勇氣!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抓內需、保增長,促進全省經濟企穩回升。我們緊緊抓住國家出臺擴大內需一攬子政策和支持藏區發展的“雙重”機遇,強化投資與消費的拉動作用。交通、電力、水利、市政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快實施。玉樹機場建成通航,丹拉國道西過境線、330千伏桃園輸變電等項目基本建成;共和至茶卡高速公路、積石峽水電站、澀寧蘭輸氣管道復線等項目扎實推進;蘭新鐵路第二雙線、西寧機場二期等項目開工建設。地質勘探成果突出,探明的油氣、煤炭、多金屬資源儲量顯著增加,在天峻木里永久凍土帶首次成功鉆獲可燃冰。高原特色旅游業快速升溫,服務業加快發展,全年旅游總收入突破60億元,增長26.6%。汽車、住房、信息、家電等消費需求明顯擴大,城鄉消費呈現多年少有的同步增長勢頭。
二是抓工業、增后勁,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把扭轉經濟下滑作為保增長促發展的首要任務,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認真落實扶持企業發展的九條政策措施,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困難。企業堅持不減產、不減員、不減薪,保持了穩定生產。把推進自主創新作為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啟動實施“123”科技支撐工程項目,國內第一套鐵合金礦熱爐余熱發電裝置建成投產,鹽湖資源開發、數控機床制造、多晶硅生產等領域攻克了一批新的技術難題。出臺了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產業調整振興實施意見,圍繞推進柴達木、西寧兩個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驗區建設,投資400多億元相繼開工建設鹽湖綜合利用等30多個基礎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項目。這些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三是抓“三農”、強基礎,推進農牧業增產農牧民增收。整合各類資金73.7億元,實施新農村建設八項實事工程。累計完成1000個村新農村建設規劃,建成一批設施農牧業、人畜飲水、鄉村道路等項目。投入資金7.34億元在367個村實施扶貧整村推進項目,解決了18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生態畜牧業建設試點扎實推進。特色農畜產品進一步向區域化、規模化、產業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河湟流域特色農牧業“百里長廊”規模和集約效應開始顯現,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高。糧食總產穩定增長,蔬菜總產新增9萬噸,是多年來增產最快的一年,“菜籃子”自給率明顯提高。肉類總產同比增長5.3%。農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為“十一五”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土地、草場經營權流轉步伐加快,產業化經營組織帶動的農牧戶達50.5萬戶,新型合作組織發展到890家。農牧民的經營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比重明顯提高,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連續6年保持了8%以上的增幅,增收渠道不斷拓寬。
四是抓生態、謀長遠,努力推動綠色環保發展。堅持結構減排、管理減排和工程減排整體推進,投入1.1億元支持重點企業實施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淘汰落后產能165.2萬噸,工業節能取得重大進展。開工建設17項重點污染治理工程,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全面實現。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方案正在爭取國家批準,出臺了生態移民生活困難補助制度,三江源地區和青海湖流域生態保護和建設取得新成效。封山育林164.7萬畝,防治草原鼠害433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6.6平方公里,安置生態移民1578戶。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的生態狀況在國際重要濕地評價中被評為優等。西寧市獲得國家衛生城市稱號。
五是抓改革、促開放,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鹽湖集團、西部礦業等企業的國有資本調整和重組向前推進,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國有資產監管體系不斷改善。銀政企協作、信用平臺建設、企業上市、企業債券等相結合的融資格局初步形成。非公有制經濟較快發展,產品結構和質量進一步提升。農牧區綜合改革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取得成功。推進投資體制改革,加強招投標市場綜合監管。積極探索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省管縣財政體制改革試點穩步推進。啟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基本藥物制度改革開始試點。省級政府機構改革基本完成,州、市、縣政府機構改革有序開展。同時,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58億元,同比增長8.8%。加強同國內外交流合作,與14個省區市口岸建立合作機制,新增135家企業獲得進出口經營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