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增強經濟運行調控調節的預見性、針對性和科學性,積極擴大內需,鞏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
(一)深入開展服務企業活動。實施“企業服務行動計劃”, 建立為企業服務的長效機制。在繼續幫助企業解決生產要素保障等問題的同時,更加注重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推動戰略重組、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省市縣三級繼續分別抓好100家重點企業的服務工作并實行動態管理。健全企業服務窗口,完善服務措施,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引導企業加強質量管理,培育優勢品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著力保持投資較快增長。優化投資結構,擴大民間投資,完善投資促進機制,實施“轉型升級雙千工程”,重點選擇1000個左右技術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重大產業升級項目和1000個左右重大基礎產業、基礎設施項目,力爭全年完成投資5000億元左右,帶動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萬億元以上。產業升級方面,力爭完成投資1200億元以上,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在工業主導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關鍵領域,實施15萬臺經濟型汽車發動機、500萬臺空調等一批重大項目,力爭新開工項目350個以上、建成投產500個以上。交通方面,力爭完成投資850億元以上,加快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全面掀起鐵路建設新高潮,抓好石武客專河南段等干線鐵路、鄭州至焦作等城際鐵路建設,開工建設鄭徐客專河南段干線鐵路、鄭州機場至許昌等城際鐵路項目,加大鄭渝鐵路河南段前期工作力度并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加快南陽機場擴建,開工建設鄭州航空港二期擴建和商丘、明港軍民合用機場改建工程。完善高速公路網絡,抓好2665公里在建高速公路建設。能源方面,力爭完成投資500億元以上,著力打造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電源項目開工490萬千瓦,建成投產500萬千瓦,在繼續壓縮小火電的基礎上爭取發電裝機突破5000萬千瓦。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因地制宜發展風力發電,推進南陽核電項目前期工作。搞好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建成110千伏及以上電網2086公里。加快大型煤炭礦井建設,新增煤炭產能500萬噸以上。完善油氣管網,建成西氣東輸二線河南段等項目。水利方面,力爭完成投資276億元,增強抗旱除澇和水資源保障能力。全面加快南水北調工程河南段建設,實現“黃河北發展、黃河南連線”建設目標。加快黃河北岸標準化堤防建設。完成400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楊莊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力爭開工建設河口村水庫主體工程、出山店水庫前期工程。推進前坪水庫和新一輪治淮項目前期工作。信息化方面,力爭完成投資216億元,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推進3G網絡和二代通信網絡升級工程,做好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前期工作。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步伐,啟動政務信息資源、企業基礎信息共享等系統平臺建設。
(三)積極擴大消費需求。落實完善擴大消費政策措施,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全面落實國家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的政策,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加強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和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建設,落實最低工資制度。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部分優撫對象待遇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推進公共衛生、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行績效工資。落實完善消費政策。落實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汽車以舊換新等政策。對購買本省生產的補貼類普通汽車和電動汽車,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省財政再給予3%的補貼。積極培育信息、文化、旅游、健身、培訓、家政、養老等消費熱點。加強和改善房地產市場調控,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改善消費環境。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和農超對接。發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新型商業業態,加快建設一批重點商圈、特色商業街、社區便民店。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強化產品特別是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監管,營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四)加強經濟運行調控調節。優化財政收支結構,加強財政資金統籌安排與整合,加大對“三農”、民生、節能環保等領域和社會事業支持保障力度,提高財政調控能力。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進一步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依法規范稅收征管和非稅收入管理,嚴厲打擊偷騙稅行為。優化信貸結構,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推動政府投融資平臺健康有序發展。加強對煤炭、天然氣、電力、油品、運力等重要生產要素的協調,提高保障能力,確保經濟穩定運行。加強市場監管,努力保持物價合理水平。
四、大力推進發展方式轉變
把發展方式轉變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跨越式發展的戰略舉措,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
(一)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堅持產城互動、融合發展,大力實施“產業集聚區建設工程”,提高產業集聚區承載力、吸引力和競爭力。科學規劃加快實施。按照“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的要求,科學編制并實施產業集聚區各項規劃,加快建設進度,形成一批基礎設施完善、產業特色突出、公共服務健全的產業集聚區。創新政策和管理機制。理順產業集聚區管理體制,建立健全考評體系,推動競賽升級。對產業集聚區實行核定基數、超收返還的財政激勵政策,增強其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縣域產業集聚區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生產經營用電執行省網直供電價。探索實行異地入區項目投資分享稅收政策。年度土地計劃指標重點保障產業集聚區用地需求,環境容量指標優先配置入區項目。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健全產業集聚區投融資、中小企業擔保、土地開發整理等機制,提升市場化運作能力。加強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廣建設多層標準廠房。發展現代物流、技能培訓、科技研發、檢測檢驗、信息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建設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公寓餐飲等生活性服務業,增強產業集聚區配套服務功能。
(二)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市場為導向,以項目為抓手,全面實施產業調整振興規劃。著力壯大戰略支撐產業。以裝備制造、汽車、有色冶金、鋼鐵、建材、化工、食品、紡織服裝為重點,大力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帶動全省產業布局優化、結構升級。著力提升重點企業現代制造、系統集成和服務增值能力,集中支持整機成套裝備、智能電網裝備、軌道交通裝備、動力裝備率先突破,提高汽車規模化生產水平和零部件集聚配套能力;大力發展高精有色合金、高強優質鋼和高端化工產品,提高原材料產業鏈高端產品比重;強化原料基地、現代物流、優勢品牌支撐,大力發展冷鏈食品、品牌服裝、中高檔面料等產品。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鼓勵企業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以電子信息、生物及新醫藥、新材料和新能源為重點,加大產業鏈前端產品研發和后端推廣應用支持力度,爭取在節能環保、新型電池、創新藥物、非金屬功能材料等產業化上實現突破。優先發展電動汽車產業,突破關鍵技術,推動整車、電池及關鍵零部件全面發展。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實施400個服務業重點項目,加快發展服務業。實施鄭州國際物流中心建設規劃,推動航空綜合保稅區、“無水港”等一批重大物流工程建設,做優做強冷鏈、糧食、鋼鐵、汽車、醫藥、郵政等專業物流。加快地方金融機構發展,以縣域為單位組建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支持城市商業銀行跨區經營;吸引金融保險機構在豫設立區域性總部及分支機構。進一步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積極推動企業上市、發行債券,支持鄭州商品交易所推出新的期貨交易品種。
(三)積極優化企業結構。深入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增強企業市場競爭能力。著力培育大企業、大集團。支持優勢企業加快并購步伐,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在煤炭化工、鋁工業、鋼鐵、裝備制造、糧食、旅游等優勢行業實施重組,組建大型企業集團。實施轉型升級重點企業發展規劃,支持其在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和現代管理上發揮引領作用。大力發展中小企業。落實各項扶持政策,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寬松環境。引導中小企業圍繞龍頭企業集聚發展。積極推進區域性中小企業產權交易試點工作。加快建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信息服務網絡和小企業創業基地。發展多層次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努力解決融資難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