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1 加快農村金融創新步伐 支持統籌城鄉改革發展
近年來,重慶市金融機構積極適應農村金融市場發展的新變化,不斷加快金融創新,有力地支持了統籌城鄉改革發展。一是創新組織模式。如農行重慶市分行積極開展“三農”金融服務和事業部制改革,并在部分農業大縣試點推進縣域“三農”業務體制改革;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快速發展,重慶大足匯豐村鎮銀行和7家小額貸款公司先后開業,21個區縣的120余個村成立了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二是創新制度辦法。如農行重慶市分行創新客戶篩選機制,并將一定額度的“三農”貸款審批權限下放至縣支行,有效提高了“三農”貸款的調查和審批效率。三是創新金融產品。如針對農業龍頭企業、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收購資金需求旺盛而抵押擔保不足的特點,開展以農產品原材料及半成品作抵押的存貨抵押貸款業務;針對農村開展的土地流轉改革,試點開展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抵押貸款;引入多方共保機制,探索“銀保合作”、“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模式,為專業種養大戶提供信貸支持;利用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支持返鄉農民工就業和創業;適應農民外出務工需要,推出“新疆摘棉工貸款”、“出國務工貸款”等新品種。四是創新服務方式。如推出“鄉鎮自助銀行+流動客戶經理組+社會協作”的農村金融服務新模式,延伸服務半徑,彌補村鎮金融服務空白;推行信貸業務調查、審查、審批“一站式”辦理,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圍繞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鏈和連鎖農資公司,打造和完善用卡環境,解決農戶用卡難等問題。
盡管成效突出,但農村金融創新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制約因素:一是農村金融創新的信用環境和制度環境還不理想,擔保體系和配套市場建設還不完善,影響到金融機構創新的積極性。二是全國統一的信貸產品創新體制使得全國性金融機構分支行缺乏創新的主動權,制約了具有區域特色的創新發展。三是金融機構在創新上更重視防范風險,同時對創新缺乏傾斜性的內部考核激勵措施,導致基層行推廣應用創新產品動力不足。四是農村創新產品和服務覆蓋面有限,具有推廣價值的創新產品和服務較少,遠不能滿足廣大農村經濟主體多元化金融需求。
通過實踐,我們認為,為進一步推進農村金融創新:一是應加快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推動農業信用擔保機構發展,盡快建立起土地經營權流轉、林權交易等專業市場,不斷完善農村金融創新的外部環境。二是應推動金融機構內部創新體制改革,在風險可控情況下鼓勵分支行結合地方特點開展創新,并制定有利于創新的激勵考核辦法。三是應加強對農村金融創新的總結、交流和宣傳,提高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推廣應用價值。
(五)金融生態環境建設邁上新臺階
2008年,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金融業發展,建設長江上游地區金融中心的目標得到了中央的認同;積極支持金融機構有效處置不良資產,貸款質量全國排名第四,位居中西部之首。各級法院集中清理銀行積案,案件執行率明顯提高。征信系統成為金融機構開展信貸業務、防范信用風險的基礎性平臺,非銀行信息采集取得新突破,貸款農戶信用檔案完成電子化,征信宣傳成效顯著。擔保機構加快發展,全市信用擔保機構81家,注冊資本金達103億元。許多區縣政府出臺了改善金融服務、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檔案建設、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等舉措,開展維護金融債權和改善銀行卡使用環境專項行動,部分區縣還將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納入年度目標考核,樹立了“金融無小事”的良好風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