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加納的Cynthia女士,在2006年就參加了由中國國際扶貧中心舉辦的“非洲國家扶貧政策和實踐官員研修班”,作為培訓課程的安排之一,她和研修班的同學一起參觀了中國廣西龍勝縣孟化村“整村推進”的扶貧項目。
她在學習總結中稱,“加納也有類似的減貧項目,但效果不盡人意,加納需要向中國學習扶貧開發模式的成功經驗”,并且,她希望中國政府能派出減貧領域的專家去指導。
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劉福合告訴本報記者,“中國目前在推進世界減貧目標過程中,主要是通過開辦一些培訓班和研討會,向依然存在大量貧困人口的國家和地區輸出成功的扶貧開發模式,這是中國對外扶貧援助的主要方式。”
與此同時,中國國內的扶貧任務艱巨,依然“存在巨大的扶貧資金缺口”。
“縱然面對這樣的現實情況,中國是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其中,并貢獻出中國的成功經驗,這也是對國際上要求中國做‘負責任大國’呼聲的回應,是中國外交戰略的組成部分。”劉福合對本報記者表示,“雖然中國在經濟總量上已經是世界第四,但是,中國遠沒有到可以對外進行大規模物質和資金援助的階段”。
中國扶貧模式
9月28日,國務院扶貧辦就將于本月17日在北京召開的“關注貧困,行動起來”國際研討會,舉行了第一次新聞發布會。
2000年9月,在聯合國通過的《千年宣言》中對“千年發展目標”(MDG)進行了表述,MDG旨在解決與極端貧困相關的不同層面的問題——從經濟貧困到饑餓、健康、教育、環境與性別問題。而“消除貧困與饑餓”是MDG的首要目標,就是要在1990到2015年間使生活在1美元標準之下、遭受饑餓的人群比例減少一半。
國務院扶貧辦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扶貧領域,截至2006年底,中國農村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5億下降到2148萬,貧困發生率由原來的30.7%下降到2.3%。
從1986年開始,中國扶貧模式發生轉折,從那年開始,中國政府每年撥出144億元專項資金,進行開發式扶貧,即變“輸血”為“造血”,目的在于提高貧困人口的勞動能力。
9月28日,劉福合描述中國扶貧模式的核心特點包括“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自力更生、全面發展的開發式扶貧”。
此前的9月25日,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07:在發展中消除貧困》(簡稱《報告》)中提出,中國原有的以維持生存為基本出發點的農村貧困線已不足以反映農村居民在發展自身能力方面的基本需要,有關部門應研究并建立包括醫療和教育基本需要在內的發展貧困線的概念,爭取在下一個扶貧十年計劃中啟用新的扶貧標準。
對此,劉福合承認目前中國采用的貧困線標準還沒有與國際上通行的人均每天消費1美元的標準完全接軌,但他強調,“從人民幣的購買力平價角度來看,中國的貧困線標準基本上是和國際上接軌的”。
“另外,國家需要從稅收等方面嘗試鼓勵捐助的制度設計”,而針對和慈善事業發展密切相關的社會民間組織的建立和管理,他表示,這在中國目前看來還是比較敏感的事情,而這些組織的建立、運營并贏得公信是促進社會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扶貧援助輸出
10月17日,是全球第15個國際消除貧困日。屆時,將有來自亞洲、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等50多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國際機構及非政府組織代表、學者等約400名中外嘉賓參與探討全球領域的減貧問題。議題直指“擺脫貧困與饑餓的國家發展戰略、宏觀經濟社會政策以及減貧戰略”、“不同國家和地區消除貧困與饑餓的政策與行動”、“不同機構在減貧中不斷變化的作用”等。
該會議召開的一個大的背景是,貧困問題仍然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世界上仍有超過10億的絕對貧困人口生活在每人每天1美元標準之下,大約8億人處于食物不安全狀態,或者因為食不果腹而不能正常勞動、健康生活。
劉福合認為,讓國際社會更全面地認識到中國扶貧開發所面臨的巨大挑戰,讓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扶貧有一個全面、新的認識,表明“中國政府在致力于解決國內貧困問題的同時,也努力推動著全球減貧事業的進程”。
而中國的對外扶貧援助被其評價為是中國外交戰略的組成部分,有利于塑造中國在國際上的“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記者 葉建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