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撤銷駐京辦等11家駐外辦事處,引起各界廣泛關注。有評論給予積極肯定,認為這一舉措既節省了政府開支,又有利于反腐敗。隨著時間的推移,相對于消息剛發布時的熱切贊揚,一些理性的剖析逐漸浮現。駐京辦真的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到了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刻了嗎?駐京辦本應發揮怎樣的功能,什么原因造成其功能的異化?又該如何規范的它的行為?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1、濰坊堅持認為駐京辦“沒什么作用了”
4月18日,星期六,北京后海游人如織。記者跟從事胡同游生意的張師傅打聽濰坊駐京辦的具體位置,他很熟絡地將記者引到了位于后海南沿的濰坊駐京辦。濰坊駐京辦玻璃大門緊鎖,里面空無一人,“內部裝修”的告示還在。透過門窗,可以看到辦公樓里面的物品早已搬離。“他們早就不上班了。”張師傅告訴記者。濰坊駐京辦門前不時有游客經過,有的導游會介紹說“這是全國第一家撤銷的駐京辦”,記者看到有游客饒有興致地駐足觀望、拍照。
1月22日,山東和濰坊的媒體發布了一條消息:“濰坊市決定將包括駐京辦事處在內的北京、上海、深圳等11家辦事處全部撤銷。”整條消息雖然只有短短幾百字,但掩飾不住該事件的重大意義。3月初,有媒體對濰坊撤銷駐外辦的過程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報道,公眾對駐京辦存與廢的探討逐漸升溫。記者留意到,連日來,網上關于“駐京辦”內容的跟帖每天以數萬條的速度刷新。按照濰坊市駐外辦整改工作進程表,時至今日,11家被撤駐外辦的審計整改工作和相關駐外人員的安置具體情況如何?就在公眾密切關注該事件的下一步進展時,濰坊的聲音卻淡出公眾視野。
4月14日,記者撥通了濰坊市委宣傳部新聞科的電話。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除了新華社以外,濰坊市一律不接受其他媒體關于撤銷駐外辦內容的采訪。他在電話里說:“關于撤銷駐外辦的相關內容,以新華社此前發布的通稿為準。”
“按照此前的報道,濰坊駐京辦的工作人員尚未安置完畢,部分財會和看守人員還在做善后處理。報道中指出這些具體工作均在3月底全部完成,現在已經是4月中旬,這些報道內容還依然適用嗎?”記者提出質疑。
“對,還依然適用。”這名工作人員先是肯定地說,后又補充說,“都已經處置完畢了。”但他不肯透露具體處置情況。
“我們注意到,撤銷駐京辦等11個駐外辦,是根據1月14日濰坊市事業單位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市政府駐外辦事機構改革實施意見》。僅憑一個‘意見’,11個駐外辦便沒了?”記者再次發問。這位新聞科工作人員表示,駐外辦是計劃經濟物資緊缺時代的產物,現在都“基本沒什么作用了”。
“37名工作人員是否都得到了妥善安置?相關審計工作結果如何?以后還會不會給公眾一個解釋?”面對記者的追問,這名工作人員再次強調:“新華社此前的報道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
2、專家熱議駐京辦“存與廢”
濰坊駐外辦大多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駐外辦對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現在,濰坊市成為撤銷駐京辦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來自濰坊官方的解釋是,撤銷是因為它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對于這一觀點,記者在采訪中也從有關學者和專家那里得到了印證。
“駐京辦的‘招待所’功能早過時了。”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皇后學院政治學教授、廉政研究領域知名專家孫雁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住宿出行飲食都已經商業化,從市場上選擇服務,我們的花費會更經濟。
“現在是一個信息化社會,駐外辦爭取資金物資、招商引資、收集信息等功能在逐步退化,在網絡時代,已不需要在外地設立一個專門機構來聯系工作,從這一點來看,駐京辦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這樣認為。
從1949年內蒙古自治區在北京設立第一家駐京辦以來,駐京辦以驚人的速度在北京安營扎寨,到2002年時已增至426個。有學者對駐京辦的發展史進行分析后,提出了不同見解。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建順認為:“如果僅僅局限于買買車票、訂訂旅館,那樣的話,駐外辦確實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但現代社會的發展賦予駐外辦新的職能作用。”他解釋說,隨著經濟的發展,省與省、市與市、縣與縣之間,甚至村與村之間,交流在不斷加強。隨著廣域的經濟圈和廣域的經濟、文化共同體建立,駐外辦的橋梁、紐帶、名片作用更加重要。現代社會中駐外辦信息傳遞功能必要性的觀點得到了孫雁的支持,她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比計劃經濟時更復雜,方方面面利益繁雜各異,駐京辦代表地方及百姓反映訴求、反映民情,這是它今天應該發揮的重要功能。”
“有人認為,取消了駐京辦后,節省了政府開支,到北京辦什么事情可以開著車或者坐動車組就來了,能省去很多成本。那樣做看起來是減少了成本,其實有些成本在無形中反而增加了。”楊建順說,比如每次來京聯系工作都要經過一次渠道疏通的過程,這個工作成本保不準會比有駐外辦時高,從這一點上來講,不能一概而論“現在到了駐外辦消失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