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不久前將包括駐京辦事處在內的所有駐外辦事處全部撤銷。這項改革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在市場經濟體制日益完善的今天,源于計劃經濟時代的“駐外辦”該行使什么樣的職能?大量的“駐外辦”該何去何從?
駐外辦產生于計劃經濟時代
最近,濰坊市一紙撤銷駐外辦事處的文件在社會上引起關注。這個市決定,將包括駐京辦事處在內的北京、上海、深圳等11家辦事處全部撤銷,所有資產處理、人員安置等具體事宜在3月底全部完成。
濰坊市人事局副局長張廷貴介紹,濰坊市駐外辦事處普遍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已經存在20多年。當時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駐外辦事處對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比如提供信息服務,采購原材料,推介產品,招商引資,接待服務等。之所以現在撤銷是因為它已完成歷史使命。
設立于1984年的東營辦事處是濰坊最早的駐外辦事機構,與其后的太原、上海辦事處一樣,其職能主要是為了獲取石油、煤炭等緊俏產品和資源。“當時是計劃經濟,物資緊缺,就得有人盯著才行。”上海辦事處主任張英明坦言。
而設立于1986年的駐京辦更重要的職能是政務聯絡。“駐京辦需要替地方政府到國家部委聯系、報批項目,負責與部門接頭,地方來什么人,要見什么人,都要由辦事處提前聯絡好。”濰坊當地一位干部說。
張廷貴說,現在不再需要物資調劑,交通通信高度發達,大量聯系通過電話、電子郵件可以辦理,即便是招商引資,也基本委托市場中介組織運作,駐外辦事處改革確實到時候了。
專家稱駐外辦急需職能轉型
濰坊市撤銷駐外辦事處的做法一經報道,引起社會關注。而濰坊市面對媒體卻采取了十分低調的態度。據知情人透露,一個原因是“駐外辦”問題十分敏感,怕弄不好引起負面評價。
除了滋生腐敗之外,駐外辦等機構另一個讓人詬病的是其亦官亦商的身份。為了彌補經費不足,濰坊市大部分駐外辦事處都在搞經營。由于經營不善,其中有兩家辦事處已累計欠債2000多萬元;有三家辦事處已停止開展業務;有的辦事處甚至打著政府的旗號做生意,賠了錢要財政填窟窿。
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方雷認為,目前,“駐外辦”等機構急需進行職能轉型,可以在信訪、社會協調、農民工的培訓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王汝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