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發展”日益成為社會進步的關鍵,甚至成為后者的同義語,發展問題是當代社會的主題之一。但是,對于發展的內涵的理解和把握,卻經歷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于是,幾種發展觀相繼紛呈。中國共產黨提出科學發展觀,是與時俱進的理論成就,是對人類社會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上幾種社會發展觀要義和精髓的總結概括和提煉升華。
經濟增長發展觀:社會復興的啟動
二戰結束,百廢待興,恢復和繁榮國民經濟成為各國的首要任務。在這種背景下,發展經濟學應運而生,其代表人物為美國學者沃爾特?羅斯托和威廉?劉易斯。他們提出經濟增長核心發展觀,基本思想是:發展就是經濟增長;發展問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問題就是經濟增長問題。他們把對發展的涵義用通俗的比喻表述出來:落后的原因就是在于“經濟餡餅不夠大,現在關鍵的問題必須把餡餅做大些。”
經濟增長發展觀,對于生產恢復和建設起步的時局,有著較大的針對性,因此它呈現很強的感染力,一時在全球范圍內暢行。但是,這種發展觀具有明顯的理論缺陷和意識形態傾向。
其一,經濟增長發展觀將社會進步等同于財富的生產問題,這就把豐富的社會生活簡約化了。盡管社會發展在根本上是取決于經濟生產的狀況,而且有時某個具體問題會成為社會主要課題,但是,決不可以把經濟增長等具體問題的解決,當成社會進步的唯一任務。恩格斯在匡正經濟決定論、論述歷史合力觀時,曾對這類錯誤做過精彩而透徹的批評。
其二,經濟增長發展觀被其首創者注入了濃重的意識形態意味。1955年,沃爾特?羅斯托曾經在《經濟發展的階段》一書指出,現代社會發展的一般軌跡分為五個階段,即傳統社會階段、為起飛創造前提的階段、起飛階段、成熟階段、高額消費階段;1975年,他又加上了第六個階段:追求生活質量的階段。這種把發展視為沿著共同的、直線式的道路前行的理論,首先將美國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置于發展序列的最高階段,意在讓人們服膺美國歷史軌跡就是社會發展之路,西化就是發展的前提和歸宿。
其三,經濟增長發展觀在實踐中產生了不少棘手的副效應。那些全力西化的發展中國家,創傷尤甚。由于肆意張揚工具理性偏棄人文價值,忽視社會和諧進步專事財富生產,大自然遭受掠奪式經營,一些嚴重的社會問題和嚴重的環境問題漸漸生成,令人憂患,促人矯枉。
可持續發展觀:生態文明的呼喚
正是在質疑經濟增長發展觀的有失片面中,新的發展理念得以孕育。1962年,美國女生物學家切爾?卡爾遜發表《寂靜的春天》,揭示了經濟發展付出環境惡化的慘重代價,引發人們對經濟發展觀進一步反思。1972年,巴巴拉?沃德和累內?杜博斯的《只有一個地球》一書在美國問世,提出應以可持續發展的視角,認識和處理人類生存、發展與對自然開發、利用的關系。同年,羅馬俱樂部發表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明確提出社會發展應是“合理地持久地均衡發展”的觀點,奠定了可持續發展觀的理論基礎。
當然,也有人認為羅馬俱樂部的發展理念,特別是寧愿放慢經濟增長速度也要節省能源、保護環境的主張,純屬杞人憂天之談。J.布諾斯克發表《一個科學家看明天》的文章,提出諸如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會同經濟增長一并出現新水準、新境界,不可以因為當今出現能源危機了,就認為只有犧牲經濟增長才能解決能源問題。對于那些認為經濟發展就要付出沉重代價的過度悲觀認識,布氏的觀點具有反撥作用,但后者的確輕視了當時盛行的發展觀念和發展模式的明顯不足,因此,它并沒有妨礙對經濟增長發展觀的修正。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和環境規劃署向聯合國呈交了題為《我們的未來》的報告。報告把生態、經濟和社會統一為不可分割的整體,提出發展要確保:1.生態的持續性;2.經濟的持續性;3.社會的持續性。為了持續發展,就要保護人類賴以持續生存的環境。這份報告的產生,標志著可持續發展觀的誕生。20世紀90年代,可持續發展成為學術界廣泛探討的話題,“可持續發展”隨之成為學界和官方文獻中頻頻使用的話語,至今仍保持著持久的熱度。
可以看出,可持續發展觀順應了社會和諧進步的要求,它不僅僅把發展問題歸結為物質財富的增長,而是從人與自然結成休戚相關系統的視角,來對待人類進步及其條件,顯示了人類自我意識和主觀能力的提升,建設全球生態文明成為不可回避的課題。
人本主義發展觀: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
如果對發展觀念進行其目標分析就會發現,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的視野主要集中投射在物的方面。在推進整個社會進步中,偏于關注經濟增長;在產品價值的增值與人的價值維護上,偏重于前者而常常漠視后者;在國家發展戰略上,傾向于見物不見人,將發展指標體現在GDP增長、物質豐富上,而忽視人本身發展目標的制定與實現,這樣的發展意識傾向和做法,不能不導致人的價值在社會前進過程中缺失和淪落。為糾正此種病態發展,西方出現揭舉起人本主義發展觀。
20世紀70年代,美國社會學家阿力克斯?英格爾斯就針對方興未艾的現代化進程指出,人的現代化不是現代化過程的副產品,而是現代化制度與經濟賴以長期發展并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到了90年代,印度發展經濟學家阿蒙加?森指出,發展的目標不僅僅是增加人均產值,更應該是人的綜合能力的增強。由此,人本主義發展觀在社會上突顯出來,它的主要內容是把人的發展視為發展的核心內涵,即人的素質的提高和能力增強以及個人與社會、自然和諧關系的建構。
人本主義發展觀在當今世界范圍內受到關注和施行。從1990年開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每年發表一份不同主題的《人類發展報告》。這樣的報告使用了人本主義的發展指標體系,包括壽命、知識和生活水平等基本因素,它體現了人類發展的目標在于創造一個享受生命和生活的環境。因此,人本主義發展觀是對“重物主義”發展觀的超越和升華。但是,應該注意到西方語境中的人本主義難以剔除個人主義、抽象人性等局限,它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以人為本”(即以人民為本)的發展觀具有本質的不同。
科學發展觀:人與社會的全面進步是發展的硬道理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中央委員會提出的社會發展價值觀念與社會發展模式理念。科學發展觀包含對疊出當代的各種發展觀念的借鑒和萃取,又是中國立足實際對發展內涵的豐富和完善。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這一事業最初被鄧小平表述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1987年,黨的十三大確立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這樣的社會發展總路線,體現了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社會生產力為基礎,追求社會全面進步的總的指導思想,從而構成了鄧小平理論的核心內容。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論中,把它概括為“發展才是硬道理”。
在發展觀上,中國共產黨堅持與時俱進。1992年6月,中國政府在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做出履行《21世紀議程》的承諾,也就是接受了可持續發展觀。1995年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正式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確定為主要奮斗目標和戰略舉措。在建黨80周年講話中,江澤民提出提高國民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發揮他們的主體性,是黨代表生產力發展要求必須履行的第一要務。這次講話的發表,標志著黨的發展觀念向“以人為本”轉變。2003年春天,胡錦濤在視察廣東時首次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思想。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概念,并把這一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做出了精辟表述,這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中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而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科學發展觀的進步性在于它吸收了人類社會發展理念的最新成果,確立了“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把人當作發展的主體、目標和根據;科學發展觀的合理性在于它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要求,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做好社會主義建設五個方面統籌結合起來,推進中國全面進步;科學發展觀的可行性在于它立足國情、又著眼社會發展全局,因此富有針對性和強大的實踐力量。(陳鋒 中國藝術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