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翟瑞民
8月8日是奧運會開幕的日子,這一天,重慶市農業委員會低調掛牌。實際上,這個合并了4個涉農部門的“大部制”式機構已經運轉了4個月,距離它去年9月開始醞釀,已經過去一年的時間。
重慶市農業委員會宣傳處負責人何德元不同意記者叫他“何處長”,在官方網站上,他是“宣傳處召集人”。對于這個名銜出現的原因,他表示主要還是一些人事安排沒有確定下來,同時也有領導考察中層干部的考慮。
據介紹,重慶市之所以合并原農業局、農機局、農辦與農綜辦,是為了符合該市爭取成為中國城鄉統籌發展示范區的規劃。而在重慶之前,成都市在2007年獲批成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它整合多個部門的農業委員會早在2005年便已成立。
在中央層面運轉了半年以后,以職能調整為首要目標的“大部制”改革方案,也獲準試水龐大而復雜的地方行政管理體制。
地方不搞“一刀切”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8月25日在北京召開地方政府機構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中央編委委員馬凱在會議上說,國務院機構改革已完成階段性任務,適時跟進地方政府機構改革十分必要和迫切。
跟以往一樣,此輪政府機構改革也采用了自上而下的“先中央后地方”模式。
避開了精簡人員等目標的“大部制”改革進展順利,中央層面的機構改革已可謂收官。而真正的改革也將觸及真正的難點——地方政府。
馬凱強調,“結合各地實際,改革創新,積極探索,扎實推進地方政府機構改革,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在今年的兩會上,時任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的華建敏也曾表示,除中央有原則要求上下對口外,地方政府可以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設時間限制。
據了解,各省區編制委員會等部門目前已開始著手制定機構改革方案。
對此,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張占斌在接受《財經時報》采訪時表示,各省市可能跟著中央大部制改革的精神對應跟著改,這是總的精神,但也并不一定要求每個省都一樣。同時,各省區在本地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完全可以把步子邁得大一些。
張占斌對《財經時報》表示,此次中央層面的“大部制”改革沒有過多地糾纏于精簡人員等方面,而是關注職能的調整,這等于是為地方政府提供了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