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國海軍新型防空驅逐艦與護衛艦編隊航行
從2007年年初,關于中國是否應當建造航母的爭論讓中國海上力量以前所未有的高調形象進入了美國人的視野;6月,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發布《中國海軍2007》年度報道,其內容之詳盡令人嘆為觀止;剛剛過去的11月,解放軍宋級潛艇“跟蹤”美國“小鷹”號航母戰斗群的“事件”使美國人的驚訝達到了最高點。美國媒體驚呼:“中國海軍已經達到了如此高度,美國海軍對此卻一無所知。”
21世紀被稱為海洋世紀,崛起的中國保衛自己的海洋安全,謀求正當的海洋權益無可厚非,這也是近年來人民海軍現代化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的根本動因。但是這種正常而且透明的國防建設在秉持冷戰思維的美國右翼人士眼中便成為中國在擴軍備戰,以武力威脅世界。而2007年幾起重大的新聞事件客觀上刺激了這些傲慢而懷有偏見的所謂“防務觀察家”、“中國問題專家”。兩位蘭德公司高級智囊甚至在年中喊出了“保衛太平洋”的口號。
“大海軍”
2007年,西方權威防務期刊《簡氏防務周刊》在報道中國海軍時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大海軍”。這是一個不同于以往“藍水海軍”、“防御型海軍”的全新解讀。這表明西方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過去著眼于解放軍武器裝備更新換代,而從國家力量,國家戰略角度全方位重新認識中國的海上力量。
《簡防》為“大海軍”這個概念下了詳細的定義。《簡防》認為,“大海軍”包含至少三個方面的內涵:首先,這應當是一支技術現代化程度較高的海軍(而不僅僅體現在規模和數量龐大上),具備遠洋作戰能力;其次,具備有效的海上控制能力,在戰爭中可以打贏相對弱小的對手;第三,擁有“海域禁入”能力,可完成區域性的海洋控制任務,有效威懾強大對手。
與以往的“藍水海軍”關注海軍作戰半徑為主不同,《簡防》新近提出的“大海軍”概念將海上力量的運用與軍隊的指導思想乃至國家大戰略結合起來。《簡防》稱,中國2007年公布的新版國防白皮書已經將解放軍海軍的戰略發展目標定為“逐步增大近海作戰的防御縱深,提高海上綜合作戰能力和核反擊能力。”在此背景下全力打造“海域禁入”能力。因此,防止美國海軍在第二島鏈展開軍事部署就成為了中國海軍的發展重點,這也使得解放軍海軍從一支技術上比較落后的“小海軍”,逐步發展成為一支能夠有效執行海上控制任務,打贏弱小對手并可對強大對手進行威懾的地區性“大海軍”。
《簡防》的報道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強烈反響。美國海軍專家基斯·雅格布斯在他的《中國海軍現代化建設》一文中對《簡防》的認知表示贊同,他在文中寫到:雖然解放軍近期軍事現代化的焦點是建立一支在與臺灣發生軍事沖突時能夠取得勝利的軍隊,并且可以在沖突爆發時具備遏制或遲滯美國軍隊進行干預,特別是美國的海空軍部隊進行干預的能力(這種能力可能現在已經擁有)。但中國海軍現代化的潛在邊界絕不僅止于此,它的長遠目標包括保護中國的海疆以及中國的經濟和能源利益;還包括維護中國的地區軍事領導力。
而美國國防部在其2007年《中國軍力報告》中也指出,解放軍“目前似乎一直在研究遠程阻斷能力,大力發展能夠部署到西太地區的航母和遠征打擊群。”中國持續引進精確打擊武器系統的舉動,會威脅到美國西太地區空軍基地、港口和水面艦艇群的安全。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則認為中國海軍目前面臨著六大核心任務,主要包括:海上封鎖、攻擊海上交通線、導彈對陸攻擊、反艦作戰、保護中國的海上運輸線、保衛中國的海軍基地。如今,海上交通線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但目前還處于防御真空狀態,因此海軍分析家們猜測中國海軍也可能用商級核潛艇來保衛中國的海上交通線。提莫西認為,對海上交通線的日益重視并且在海上控制方面投入力量表面中國的海洋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這也是解放軍海軍由近海防御型的“小海軍”向遠洋控制型的“大海軍”轉變的重大標志。
潛艇!潛艇!
《簡防》認為,中國海軍實現其戰略目標的關鍵是建立一支強大的潛艇部隊。在過去5年時間里,已有20艘先進的常規和核動力潛艇相繼交付中國海軍,這也使得海軍潛艇總數增加到了55艘。為美國《空軍》雜志撰文的防務專家理查德·哈羅蘭也持同一觀點,他指出,隨著一大批新型國產水面艦艇和潛艇的陸續服役,再加上外購俄制艦艇的不斷到來,解放軍海軍的實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國海軍目前擁有70艘驅逐艦和護衛艦,50艘兩棲戰艦和45艘海岸巡邏艇,然而潛艇才是中國海軍作戰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