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07年,全球主要經濟金融機構紛紛對2007年世界經濟發展走勢進行分析和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全球存在短期和長期風險,近兩年全球經濟向下滑行,預計2007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5.2%,低于上年的5.4%,但己連續5年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國際清算銀行認為世界經濟在過去4年里一直表現卓越,“富國和窮國均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增長”,2007年世界經濟增長幅度繼續超出4%;世界貿易組織預測2007年世界貿易保持旺盛勢頭,全球貿易量增長率為7%左右,略低于上年的9%。由于初級產品(包括原油、金屬、農業原材料及食品等)價格上漲,世界貿易額增長率明顯高于貿易量增長率,世界經濟增長率可能維持在3%以上的水平上;聯合國發表的報告顯示,2007年世界經濟增速將降至3.4%;全球知名投資機構美林公司指出,市場一度擔心美國經濟降溫會給世界經濟增長帶來不利影響,但世界經濟增長“正由主要依賴美國帶動轉變為具有多重力”,2007年世界經濟不會因為美國經濟降溫而停滯;在10月召開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上,與會者普遍認為由于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導致的金融市場動蕩,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程度和范圍比其預期要嚴重的多,使世界經濟面臨新的重大挑戰。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托強調指出,2006年世界經濟充滿機會,而2007年世界經濟則處于不確定狀態。
上述各方的表態和預測值雖然不盡相同,但共同點是世界經濟增長幅度趨緩。由于世界經濟靈活性增強,抵抗風險能力提高,美國經濟減速而不少國家經濟表現尚屬正常,因而2007年全球經濟雖向下滑行但并未脫軌,預計世界經濟仍可維持5%左右的增長率,與上年相比其降幅不大。世界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與沖擊是:美國經濟明顯收縮;美元持續貶值;國際油價在高價位震蕩;國際貿易失衡狀況持續惡化;各種形式的貿易摩擦有增無減;全球食品價格攀高;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增大;次級信貸危機導致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和資產縮水;經濟發展非平衡化的趨勢依然明顯,主要看點有:
一、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基本呈現同步化的趨緩勢頭,但其降幅程度不盡相同
美國經濟增長開始下行。2006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達到2.9%。受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企業降低庫存及進口幅度加大等因素的影響,2007年美國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僅為0.6%,遠低于早先預計的1.3%。但此后,在貿易赤字縮小和企業投資增加的作用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上升為3.8%。但8月份終于暴發了次級抵押貸款危機,房地產市場疲軟和消費者減少支出,使人們對美國經濟產生了悲觀情緒,出現了美國“經濟衰退爭論”之爭。美聯儲發布的經濟“褐皮書”聲稱,次級信貸危機并沒有對房地產之外的其他經濟領域造成太大的沖擊,但實際上次級信貸危機己使房屋銷售量下降和價格縮水,并波及到建筑、裝修等行業。然而,最近美國政府發表的報告聲稱,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率高達4.9%,取得了繼2006年第一季度4.8%之后最強勁的增長。
為減輕次級信貸危機的負面影響,穩定金融市場,促其經濟平穩運行,美聯儲于2007年8月17日,把貼現率從6.25%降至5.75%。下調貼現率有助于緩解面臨嚴重現金短缺的抵押貸款公司和企業流動性不足的壓力,但并不會對消費產生重大影響。由于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認為美國存在經濟衰退的因素,因此,美聯儲在9月18日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了0.5個百分點,從5.25%降至4.75%,并把貼現率從5.75%下調為5.25%。這是四年來美聯儲首次降息,其目的是防范經濟衰退。美聯儲采取的降息舉動表明,它的擔擾己“從通貨膨脹轉向經濟衰退”。由于人們擔心美國經濟面臨的風險可能加大,有可能擺脫“中速增長”,向“低速增長”滑行,因而美聯儲在10月底再次降低聯邦基金利率和貼現率,聯邦基金利率從4.75%降至4.5%,貼現率從5.25%下調為5%。在聯邦基金利率和貼現率各自下調0.25個百分點的同時,美聯儲強調“通貨膨脹的風險與經濟放緩的風險大體相當”,而本·伯南克則表示美國經濟增長率可能會比預期的要低,通貨膨脹率則比預期的要高,這表明美聯儲對未來貨幣政策正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美聯儲下一步如何動作已經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猜測。預計美聯儲年內還會再次降息。
從總體看,2007年美國正處于“經濟周期中的停頓”。因此,美聯儲明確否認了美國經濟會陷入衰退之說,格林斯潘曾在2007年2月說“美國經濟可能在年底前陷入衰退”,此言成為全球股市陷入“黑色星期二”的重要導火線,而9月格林斯潘則改口說美國家庭住宅財富凈值縮水,會引發經濟疲軟,但目前就說衰退還言之過早。尤其美國政府強烈批駁了“美國經濟衰退論”的說法,布什在多次講話中強調美國“經濟基礎仍非常穩固”,美國財長保爾森認為盡管度過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尚需時日,危機確實已使一些企業破產,但考慮到美國良好的經濟基本面和世界經濟的蓬勃發展,美國經濟最終能“化險為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