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10時,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辦記者招待會,主題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邀請鄭斯林、潘貴玉、李寶庫、李偉雄、楊魁孚等五位全國政協委員出席。中國網進行了現場直播。
先老后富 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存在四大特點
為什么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尤為突出?政協委員鄭斯林認為,中國的老齡化有四個特點:第一,人數多。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是1.44億,世界上60歲超過1億人口的只有中國。第二,進展快。據統計,到本世紀中葉,大概到2045年左右,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占到30%。從2005年的11%到30%,中國用了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而許多國家用了一百年的時間。第三,我們的生產率水平比較低。我們剛剛達到了小康,人均GDP比許多西方國家低很多,這樣用來支持這方面事業可動用的財力也是有限的。就是通常大家說的,我們是先老后富,而許多國家是先富后老。第四,歷史欠賬比較大。我們國家經歷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計劃經濟體制下,當時是沒有養老積累的,那么,這個包袱就留到現在,這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
中國60歲以上人口1.44億 2045年預計占30%人口
據2005年統計,中國60歲以上人口是1.44億,占全國人口的11%。按照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0%以上就算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中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雖然這是世界性的問題,但是中國的問題尤為突出。
中國進入老齡化與實行計劃生育有關但非全部因素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鄭斯林今天在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舉辦的記者招待會表示,中國人口老齡化,第一、和實行計劃生育有關系,說沒有關系是不講道理的。第二、實行計劃生育只是中國進入老齡化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第三、如果不實行計劃生育,中國將面臨更現實、更急迫、更嚴重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實行計劃生育。
中國做實個人養老賬戶始于遼寧 11省在進行試點
做實個人養老賬戶是先從遼寧開始試點的。中國的養老制度是這樣的,從全國平均而言,用人單位為個人交20%,個人交8%,加起來是28%。過去由于歷史欠賬,計劃經濟年代沒有積累,因此這28%都用來現收現付,形象一點說,兒子、女兒今天交的養老保險可能明天他母親就領回去了,并沒有為他存下來。這個問題就會造成一個窟窿。因此,經過慎重的考慮和研究,決定從東北進行試點,現在遼寧經過三年試點以后,擴大到東北三省;去年又擴大到除東三省之外的八個省(天津、上海、山東、山西、湖北、湖南、河南和新疆)。最重要的是擴大到全國,就是把個人繳納這一塊,真正地存起來,作為將來老了來用,這樣可以多一個保障。
中國養老金水平逐步提高 已建立較完備的支出體系
鄭斯林表示,中國已建立比較完備的養老金支出體系,包括四種措施:第一,基本養老保險;第二,企業年金補充養老保險;第三是戰略儲備,項懷誠同志管的,現在有2700億;第四,逐步把個人帳戶的8%做實,作為積累。我相信這些措施加上商業保險,年輕人自己存一筆錢,等老了以后作養老用。這些措施上去以后,這個問題應該可以解決,不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定。
農民養老、醫療、社會問題突出 五方面難題亟待破解
從總體上來講,我們國家老齡化超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是“未富先老”;加之我國長期以來的城鄉二元結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又相對滯后,可以說目前在整個農村還沒有建成社會保障制度。所以,農民的養老、醫療服務、社會服務的問題就更突出了。
全國約180萬農村家庭每年領取計生獎勵扶助金
我國在對農村實施的部分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中,“部分”的含義為:向那些農村只生一個孩子或兩個女兒的家庭發放獎勵扶助金,每人每年不少于600塊,用郵寄的方式,真接把這個錢發到老百姓的手中。從2004年開臺,全國共選擇5個西部省和中部省的10個市進行了試點,2005年又擴大試點,2006年在全國統一實行了這個政策。潘貴玉表示,到目前為止,全國大概有180多萬對夫婦已經領到了獎勵扶助金,而且每年都能領到直到故去。估計受益高峰時期應當是2020年。
李偉雄委員:"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錢 要共同看好它"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李偉雄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我們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是在上海這個案發生之前。我們政協委員感覺到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錢,這里頭一部分是國家出的,一部分是老百姓自己的錢,而這些錢的數量還比較少,將來,全國很多老年人的生活相當大部分都靠這個。所以,我們就要盯得嚴一點,當然,相信,我們的政府總的來講會有一套制度,會管好這個錢,用好這個錢,我們要使這個錢很好地增值,這樣我們老年人可以多拿一點”。
農民養老政府責任很重要 家庭養老也需社會管理
政協委員楊魁孚就政府如何在這方面采取措施提出了他的一些建議。政府承擔起責任很重要,首先要建立農村養老機制,要依法保護老年農民對土地的承包經營權,這是政府解決農民養老保障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給農民土地。如果把地征了,就要解決農民的養老問題,要納入社會保障體系,考慮到長久的生活,不留后遺癥。
其次是要把家庭養老納入社會管理,把家庭養老提高到新的水平。因為這是我們傳統的養老模式,我們也提倡在全國農村,普遍簽訂贍養協議書;對贍養協議書,我們要建立監督和評估機制,通過政府指導,輿論引導,典型帶動和基層組織保證,使贍養協議書真正發揮作用,把家庭養老提高到新的水平,這是目前來講最重要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