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德銘
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是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作為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歷史的必然,體現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絕不是權宜之計,而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水平所決定的,是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體制和制度所決定的,也是由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從小到大,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非公有制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推動力。改革開放以來,非公有制經濟創造的增加值年均增長率達到20%以上,占國民經濟的比重達到1/3左右。特別是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成為不少縣、市經濟的主體,成為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沿海地區一些省份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更快,浙江溫州非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已達80%以上。從全國看,“十五”期間,非公有制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其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1%,利潤總額年均增長41%。
第二,非公有制經濟是擴大就業的主渠道。非公有制經濟多屬勞動密集型產業,而且就業方式靈活,為緩解全國就業壓力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非公有制經濟提供了城鎮75%以上的就業崗位。國有企業的下崗失業人員大多在非公有制企業實現了再就業,農民工中有相當大一部分也是在非公有制企業務工,特別是最近幾年,非公有制企業已開始成為我國高校畢業生和復轉軍人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
第三,非公有制經濟是技術創新的生力軍。非公有制企業是十分活躍的企業技術創新主體。無論是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高技術領域,還是在信息咨詢、創意設計、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非公有制經濟都占了很大比重,涌現了一大批申請專利高居全國前列的明星企業。
第四,非公有制經濟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助推器。
非公有制經濟的機制較活,在市場競爭中的積極進取,對促進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和轉變機制、增強活力、加強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非公有制經濟的迅猛發展,既是改革開放的重要成果,也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要力量。
總之,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思想為指導,在思想上充分認識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重大意義,在行動上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迫切需要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我們以為,包括非公有制經濟在內的各種所有制經濟在發展中,都應該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就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切實轉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軌道。為此,要在以下4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引導非公有制經濟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產業結構不合理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制約著我國經濟質量和效益的提高,是經濟增長代價過大和經濟穩定性較差的深刻原因。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是包括非公有制經濟在內的各種所有制經濟面臨的共同課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就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退出高消耗、高污染的行業,更多地進入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進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領域,進入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進入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農產品深加工業,進入有利于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領域,等等。
二是引導非公有制經濟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增加要素投入取得的,競爭優勢在相當程度上是依靠廉價勞動力、廉價的資源、廉價的環境成本取得的,缺少自主知識產權,缺乏世界知名品牌,缺乏核心技術。因此,轉變增長方式和調整結構,必須大力增加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對此,非公有制經濟應該而且能夠肩負更重要的責任。非公有制經濟在自主創新中具有數量多、效率高、周期短、成本低的特點,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活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就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增加研發投入,加大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力度,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增強品牌意識,培育和壯大一批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要注意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走出去和國際研發機構聯合協作,從而增強自身的研發能力。
三是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加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我國人均資源短缺,生態環境脆弱,粗放型的增長方式進一步加劇了資源環境壓力。去年以來的經濟發展表明,實現“十一五”規劃確定的能耗降低和污染物減排的目標,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形勢,但我們必須堅持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舍其沒有退路。否則,發展難以為繼,社會難以和諧。實現能耗降低和污染物減排的目標,國有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感,非公有制經濟同樣要承擔社會責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就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正確處理追求企業內部收益和合理負擔外部成本的關系。任何企業追求利潤都是正當的,應該依法得到保護,但我們不能以損害公共利益為代價,不能以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為代價,不能削弱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是引導非公有制經濟注重促進社會和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反映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的共同愿望。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各級政府、各類企業、各類社會組織以及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在非公有制經濟就業規模相當大,而且今后還將繼續擴大的情況下,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切實履行應盡職責。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就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積極發展和諧的勞動關系,完善工資隨著企業效益提高不斷增長的機制,足額繳納社會保障資金,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加強職工培訓,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完善政策,進一步消除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體制性障礙
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各級政府應該正確履行職責,創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公平的制度環境和有序的市場環境。國家發展改革委除了在編制發展規劃、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核準重大項目、安排政府投資等方面,履行為非公有制經濟提供服務的職能外,還負責中小企業的發展和改革工作。我國的中小企業絕大部分屬于非公有制經濟。為此,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有關部門牽頭起草了《貫徹落實<若干意見>重要舉措分工方案》。截止到去年上半年,已有17個部門和單位在市場準入、金融財稅、公共服務、改進監管等方面出臺了22個配套文件,還有一部分配套措施正在研究制定中;各地區頒布實施了200多件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規或政策文件。總體上看,《若干意見》的貫徹落實取得了重要進展,但與廣大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需要相比,進展還不夠快,力度還不夠大,社會上還不夠滿意。我們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對這項工作的總體要求,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做好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各項工作。
一是切實抓好法律法規清理工作。清理的重點是現行規章、規范性文件及其他文件在市場準入、財稅金融、社會服務、權益保護和政府監管等方面與《若干意見》不一致的規定。
二是完善配套法規和具體政策。抓緊制定和完善有關市場準入、技術創新、企業管理、人才培養、結構調整、產業集群發展、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按照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的方向,積極培育與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服務機構能力建設,創新服務產品,提高服務質量。
三是完善行業準入配套政策。加快制定和完善行業準入配套政策,切實貫徹“平等準入、公平待遇”原則,進一步打破行政壟斷及基于行政的經濟壟斷,推進行業準入政策與管理的公開化、公平化、程序化、規范化。
四是改革財稅和金融體制。加快財稅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建立適合和滿足各類企業需要的信貸體系,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改進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產品。調整信貸結構,增加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貸款。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統一各類企業稅收制度,對創業型、就業型、科技型、服務型中小企業實行稅收扶持。規范各類行政事業收費,切實制止攤派。
五是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我們將通過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使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布局結構相對合理,管理和技術水平顯著提高,自主創新和市場競爭力增強,安全生產、產品和服務質量明顯改進,節能降耗和污染治理取得重要進展,就業規模繼續擴大。
六是加強領導,搞好協調配合。進一步改進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指導,加強政策協調,改進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監督,形成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合力。加強與有關部門之間的分工協作和密切合作,加強與企業、地方的溝通,經常聽取企業的意見和建議。
在經濟轉型中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與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結合起來,是貫穿于整個現代化建設過程的長期課題,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尋求答案。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不斷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是一個長期面臨的重要課題,是一個需要不斷加大實踐和理論創新的新課題。我們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有力地推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各項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