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報紙和網站上,“醫改走中國模式,兩種基本醫療覆蓋城鄉”的新聞又成為大熱點。
“醫改模式”之爭,經歷了一個有趣的過程:醫改小組比較青睞的“英國模式”,雖然贏得了大家的一片歡呼聲,但“全民同保”被一些人斥為“大包大攬”、不切實際。本月10日,衛生部發言人出面澄清:模式之爭本來就是一個不存在的問題。話音剛落不久,昨天,“中國模式”走進了大眾視野。
根據衛生部新聞發言人的解釋,所謂“中國模式”就是:農村普遍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城市推廣社區衛生服務,兩種方式并舉,對中國老百姓提供基本醫療保障。其實,10日衛生部也曾經表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新的方案‘沒有時間表’”,剛過去沒幾天,就有“中國模式”的推出,多少有點出人意料。也許它還帶有一些試探性質,畢竟,這個模式與人們期待中的模式或方案多少有些差距。
差距何在?這個城鄉有差別的保障模式,說白了即城里人的保障好一點,農村人的保障低一點。贊同者看中這個方案的理由是,它“符合國情”,符合“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乍看起來,他們的邏輯似乎簡單,很“務實”:全民醫保這樣花錢的事情,只有等錢夠多了,才有可能去辦。
回頭看看早已確立全民醫保的國家,是不是這樣呢?近百年來,160多個國家都先后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制度。別的不說,近百年前的英國,70年前的美國,68年前的日本,不比我國目前的經濟水平高吧?他們可以以當時有限的財政收入負擔國民的醫療,為什么我們現在做不到?
再窮也要看病,這是人類最樸素最可貴的情感。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人得了重病或絕癥,他的家庭無論多窮,往往是千方百計求醫問藥,只要有一線希望,不惜四處舉債挽救生命。一個家庭對于它的成員是如此態度,一個國家對于其公民是不是也應該這樣呢?
什么叫“以人為本”?人——不管城里人還是鄉下人——有病了,可以得到應有的、平等無差別的醫治,應該是起碼的標準。
近些年來,我們在談論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觀時,更多提到的是環境、資源、能源等問題,甚少有人論及人的素質(包括身體素質和智力素質)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需要強調的是,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著眼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發展與長遠利益,關心環境也好、資源也好,最終都是在關心人;而關心人,最不能忽略的是關心人的健康,讓所有的國民得享同等的醫療保障,已經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內容。將城鄉分開考慮的模式,是沿襲計劃經濟時代的政策思路,在人口流動日益頻繁,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已經不能適應農村的現實。試問,一個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得了病,能花幾百塊錢的路費回到鄉鎮衛生所醫治嗎?如今,農村地區因病返貧和因病致貧的現象依然普遍,再實行城鄉差別保障,只能會進一步擴大城鄉差別。
追根到底,是否建立全民醫保,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權利平等的問題。權利應該是一步到位的,醫改模式的最后確立不該是決策層自說自話,也不該是城里人自說自話。所謂城鄉實行兩種醫療模式,不管是一種試探,還是即將得到確定的政策選擇,它只能是一種短期的過渡性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