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石油天然氣管道圖解
由于環保、氣源和俄羅斯國內的利益紛爭,俄羅斯承諾的兩條通往中國的天然氣運輸管線建設進程遭遇重大障礙,進而引發了對中俄能源合作前景的擔憂。但一些專家認為對此不必大驚小怪。
今年6月底,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董事長米勒宣布,將修建兩條通往中國的天然氣管道:西線由西西伯利亞,經阿爾泰共和國至中國新疆,最終和中國的西氣東輸管道連接;而東線則由東西伯利亞科維克金氣田供氣,管道修至中國東北。
如若建成,將形成每年680億立方米的對華供氣能力,可以滿足2010年中國天然氣總需求量的三分之二。
在國內有關媒體報道輸氣管道生變的第二天,10月9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對外宣稱,該公司已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商定,計劃于年底前結束就俄天然氣供應條件的商業談判,從而在2011年開始沿西線對華供氣,但俄方并未透露西線具體的動工時間和將來的對華供氣價格。
10月10日,針對國內媒體對上述俄羅斯輸華天然氣管道的相關報道,中國外交部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夏義善對記者表示,普京3月訪華時雙方達成的俄羅斯向中國輸送天然氣的協議,只是一個意向性文件,而且當時雙方確實都表示要進行技術性論證和勘探,這種事情有反復是正常的。加上,這里還有個“經濟上的合理因素”在里面,“現在國際能源市場價格在高位,俄方并不著急賣”。
夏義善曾經長期從事對俄羅斯外交工作,近年來也一直參與中俄能源合作事宜。他認為放眼中俄能源合作大局,從1991年至今,中俄能源現在正步入正軌,前景正佳。
被曲解的中俄能源合作
在1994年前,俄羅斯對與中國進行能源合作的愿望迫切,當時“俄方把相關圖紙都準備好了”,但中方興趣不大。但隨著中國面臨的能源壓力越來越大,中方越來越主動,但一直到今年普京總統訪華前,俄方一直不太熱情。
普京總統訪華后,標志著中俄兩國能源合作全面啟動。這與雙方都把對方當成戰略伙伴有關,更重要的是雙方都確立了自己的能源戰略:中方則是能源來源多樣化,而俄方則是能源出口的多樣化。
至于媒體報道的俄方限制中方資金進入俄羅斯能源企業的問題,夏義善介紹說:俄羅斯確定了能源國有化戰略,這對所有國家都是一樣的,并非單單針對中國,這種能源安全概念中國也有。事實上,“(在這方面)俄羅斯對我們(比對西方國家)還要寬一些,至少還讓我們參與對他們油田的開發”,對于俄羅斯這種“厚此薄彼”的做法,美國甚至表示不滿。對于俄羅斯限制外資進入自己能源企業的做法,“我們是考慮到他們的處境,并給予諒解的”。
而對于國內媒體報道的去年俄羅斯原定通過鐵路向中國輸出1000萬噸石油而最后只完成800多萬噸,以及今年由于俄羅斯到目前為止只完成1180萬噸石油的對華輸出,因而無法完成1500萬噸的對華石油輸出計劃等報道,夏義善表示,這與事實不符。
夏義善介紹,去年俄羅斯除用鐵路對華輸出石油,還用了其他方式運輸,最后總共對華輸出了1200萬噸的石油,超額完成了原定的計劃。今年到目前為止雖然只完成這些,但這并不表明今年就完不成任務。夏義善透露:“俄羅斯為了完成今年的對華1500萬噸的石油輸出,已經向我們提出利用哈薩克斯坦的輸油管道增加對我們的石油輸出(他們兩個國家之間的石油管道是相連的)。”
這位老外交官認為,在能源問題上俄羅斯對于中方的要求似乎答應起來不大干脆,但答應了的、以及簽了正式協議的,還是認真執行的。
俄羅斯巧打能源牌
實際上,近來俄羅斯在能源問題上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可以透視出當今俄羅斯的能源戰略是:以石油為依托,全方位推進俄羅斯的國家利益。
從中俄貿易看,它是意圖在兩國貿易產品結構不對稱的情況下,以能源為先導,全面帶動相關產品的對華出口。今年6月,俄羅斯駐華商務代表齊普拉科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中俄貿易額在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例還不到5%,這個比例比辛亥革命(1911年)那年還低,而且俄羅斯輸往中國的產品主要是石油和原木。
今年3月普京總統訪華時提出,俄羅斯能夠給中國的不僅只有石油,還有飛機制造產品、核能等等。這種說法被普遍認為,俄羅斯要求對華能源輸出實行捆綁銷售。
湊巧的是,10月4日,剛訪問中國不久的俄聯邦原子能署長基里延科宣布:“中國人準備繼續在田灣核電站建設上與俄羅斯進行合作,他們準備在此平臺上再給我們6-8個機組。”最有意思的是:基里延科同時承認,俄核電建設出口股份公司在田灣核電站1、2號機組上安裝的高速渦輪機的有效運轉系數不太理想,中國需要低速無聲運轉的渦輪機,但俄公司沒有掌握這項技術,俄境內沒有生產。于是,現在俄原子能署計劃與掌握相應技術的外國公司建立聯合企業,共同建設中國核電站新機組。這筆交易總計120億美元。
即使是能源領域本身,俄方和中方打交道時也有自己的考慮。
今年7月,在本報與俄羅斯新聞中心共同舉辦的“莫斯科-北京中俄能源合作視頻會議”上,俄羅斯國家能源部的代表在回答中國記者提問時表示:在能源問題上,俄羅斯希望不僅向中國輸出石油,而且在石油產品的加工上也能合作,中方可以在俄羅斯境內投資石化產業。
當一名中國記者問道“根據普京總統訪華時雙方達成的協議,這類企業應該建立在中國”時,這位俄羅斯能源部代表明確表示:我們希望建在俄羅斯,因為俄羅斯的石化產業現在非常落后,需要引入外資來提升。
這位代表還向與會者坦言:無論是向中國輸出石油還是天然氣,無論是東線還是西線,俄羅斯的國家利益都是第一位的。
而從政治領域看,增進俄羅斯國家利益的企圖就更是一目了然了。
當前俄羅斯正在實施能源出口多樣化戰略,計劃在未來的10-15年,俄羅斯30%的石油及天然氣資源將出口至亞洲,將比目前的3%大為提高。中外專家評論道,此舉明顯是“不把(能源這個雞蛋)放在(歐盟)一個籃子里”,同時將增強俄羅斯在亞洲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
中國新能源安全觀形成
鑒于能源問題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日益重要,中國政府內部已經組成了包括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負責官員組成的能源核心領導小組,并由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任組長。
特別是,中國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能源安全觀。據權威人士透露,這個安全觀包括四個不可分割的方面:來源穩定,運輸安全,價格合理,環境保護。根據這個標準,俄羅斯是中國理想的合作對象,尤其是俄羅斯正在實行的能源出口多樣化戰略,更是有利于雙方在共同利益基礎上的合作。
相反,一些國內政局不甚穩定,而且距離中國路途遙遠的國家,未必就符合中國新能源安全觀的四項標準。
以非洲為例,據香港《大公報》報道,溫家寶總理今年訪問非洲時表示:中國對外援助的政策和方式都需要改善,反對貪污和收回扣。他并嚴肅地強調,中國和非洲的合作并不僅僅是為了能源。
中國能源安全觀在實踐中,還表現為能源進口的多樣化。在這方面不可不提的是中亞三國,即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
根據石油來源多樣化的能源戰略,中國已經和上述三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
哈薩克斯坦不僅已經開始向中國輸油,而且還要向中國供氣。土庫曼斯坦更是一直主張和中國展開能源合作,這個國家不僅把東北部里海邊的一個油田給中國自己開采,而且和中國達成了2008年開始每年向中國提供3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協議。在烏茲別克斯坦,中石油集團已成功獲得烏茲別克斯坦兩個油氣勘探合作項目。
中亞三國是俄羅斯的后院,靠近被稱為“第二中東”的里海,中國和中亞三國的能源合作對中俄源合作有什么影響?
據外交部權威人士透露,俄羅斯對此曾經是有疑慮的。對此中方與俄羅斯進行了坦誠的溝通,并達成了理解。
這也是中國對中俄能源合作所秉持的根本原則,求同存異,深化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