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的發展史上,地處東部沿海的江蘇于2005年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年,江蘇省人均GDP達到了3038美元,成為全國率先突破3000美元大關的省份之一。江蘇僅用9年時間就實現了從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歷史性跨越,比原計劃提前了整整5年,這意味著江蘇已經邁入中等收入的門檻,實現了初步現代化。這,不僅增強了全國人民實現現代化的信心,也為全國其他地方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啟示。
搶抓歷史機遇,勇于制度創新
江蘇省地處東部沿海,緊鄰全國經濟發展的龍頭上海市,率先承受其輻射,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然而,江蘇在發展中也有一些先天不足:人口密度大,平均每平方公里700多人,人口密度居全國第一位,就業壓力大;自然資源少,所需原材料大部分依賴外地;環境承載能力低,發展受到環境、生態等限制。
江蘇省發改委研究所所長顧為東說,江蘇省之所以能在全國率先成為突破人均GDP3000美元的省份之一,與江蘇善于揚長避短、搶抓機遇有關。顧為東認為,在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這個階段,正是我國經濟體制轉軌、產業升級、社會轉型的急劇變革時期,既容易引發諸多矛盾和沖突,又蘊含著極大的發展機遇,大轉折孕育新機遇、大改革創造新機遇、大開放帶來新機遇、大調整贏得新機遇。
總體來看,江蘇省主要是抓住了三大機遇:一是改革開放初期抓住了發展鄉鎮企業機遇,成為全國領頭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全國許多地方還沒有擺脫"以糧為綱"束縛的時候,江蘇特別是蘇南地區,針對本地人多地少的實際,大辦鄉鎮工業,贏得了先發優勢。二是抓住了中央開發浦東的機遇,積極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開放型經濟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特別是外資成為江蘇的一大特色和優勢。三是近年來,江蘇省緊緊抓住國際資本向長江三角洲轉移的機遇,大力發展信息和重化工產業,打造世界制造業基地,繼臺資項目踴躍進入之后,日韓、歐美項目的進入明顯增多。這三大機遇為江蘇的率先發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礎。
江蘇省的許多干部認為,機遇無處不在,但機遇只光顧那些有準備的人,因此搶抓機遇必須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江蘇昆山市繼去年首次超過廣東順德坐上全國縣域經濟第一把交椅后,最近又宣布在全省率先實現本省確定的全面小康指標,引起了全國的矚目。翻開昆山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史,可以看到有眾多的第一:江蘇省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第一塊有償出讓土地、全國唯一自費創辦的國家級開發區、共和國歷史上第一個封關運作的出口加工區……在這些第一的背后,是昆山在對外開放的不同階段,敏銳地搶抓到一次次重大機遇,而每一次機遇都給昆山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重大突破和持久的后續效應。
用發展環境的競爭來引領區域競爭
江蘇沛縣縣長孟鐵林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件事:一位浙江商人原本想利用鄰省一個縣豐富的梨果資源,搞一個億元項目,地址都已選好。但他在與當地領導接觸中發現,對方缺少規則意識,縱容自己的司機隨便闖收費站和紅燈,另外,吃起飯來也是沒完沒了,一頓飯要花3個小時。后來,這位浙商到沛縣考察,一頓飯只有40來分鐘,更重要的是感覺到這里的干部做起事來講規矩,縣領導的車見紅燈就停,最后下決心把項目移到了沛縣。
半月談記者在蘇州、無錫等地采訪時,經常會碰到一些來自全國各地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考察者。他們經常會問江蘇尤其是蘇南為什么招商引資會后來居上?為什么臺資會從南方向蘇南轉移?對此,可以借用一位臺商說過的話作答:"一是這里的干部不'黑',二是有良好治安環境和人居環境,三是政府辦事效率比較高,講誠信。"說到底,吸引眾多外商前來投資的根本原因正像一位內地干部所言"是環境、環境,還是環境"。在張家港從事精細化工的法國羅地亞公司外方經理告訴記者,他們與中方共同投資1200萬美元興辦合資企業,只用了2天時間就辦完了工商注冊手續,這樣的辦事效率即使在法國也做不到。
"經濟發達之地必是'斯文'之鄉。"江蘇省發改委研究所所長顧為東說。這里的"斯文"指的是文明。試想,一個朝令夕改、有令不行的地方,一個法律得不到尊重和遵守的區域,一個秩序混亂、不講信用、沒有安全感的城市,怎么會有人來投資、創業和發展?
"隨著開放式大市場的形成和現代交通、通訊業的快速發展,在不同區域投資的成本、利潤和投資回報率差距越來越小。投資者在選擇投資環境時,既注重硬件建設,更注重社會文明程度、人的商業信譽、政府辦事效率和綜合服務水平等軟環境因素。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政府是營造發展環境的主體,一個地方發展環境的好壞直接體現著政府執政能力的高低。"江蘇宿遷市市長繆瑞林說。
走符合本地實際的特色發展之路
滾滾長江東逝水,將10.26萬平方公里的江蘇分成了兩個落差極大的"世界":當蘇南的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時,蘇北才到1000多美元。到2005年,蘇南地區總體上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蘇北地區要15年之后才能達到這一目標。多年來,振興蘇北,實現區域協調發展,一直是江蘇省的一大難題。
蘇北的發展,首選無疑是學習蘇南。但在學蘇南時,蘇北地區也走過一些彎路,例如在鄉鎮企業發展上"克隆"蘇南,鄉鎮企業集體辦,結果不僅鄉鎮企業發展遲緩,有的還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后來,通過撬動民資,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混合經濟,蘇北鄉鎮企業才重新煥發活力。近年來,當一批又一批的考察者來到蘇北時,他們驚奇地發現,蘇北早已不是往日的舊模樣,無論是城鄉面貌還是經濟發展,都發生了巨大的飛躍。
蘇北的許多干部認為,任何成功的做法或經驗都有其特定的時空條件。當前,蘇北面臨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與蘇南工業化初期有顯著的差別。無論是蘇南工業化初期發展集體鄉鎮經濟、規劃建設中心村,還是當前發展高新技術、大規模開展國外招商、城鄉統籌發展等許多具體做法或經驗,欠發達地區都不能照搬照抄,要借鑒的應是他們的創新思維。
其實,不僅是在蘇南、蘇北這樣地區差異較大的地方,不能照搬一個發展模式,即使在地理相鄰、文化相近的蘇南,一旦突破"蘇南模式"的束縛,也走出了異彩紛呈的發展之路,如昆山之路、江陰現象、張家港的趕超經濟、常熟的個私經濟等。被稱作江蘇"四小龍"的這四個縣市啟示人們,區域經濟的活力來自符合本地實際的思路,來自特色所產生的競爭力,但堅持自己的優勢與特色,并不排斥吸取眾家之長。
讓GDP與"幸福指數"同升
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跨越3000美元大關,不僅意味著機遇,還意味著挑戰。人均GDP指數的扶搖直上,并不一定會直接帶來"人均幸福指數"的上升,相反還可能會給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壓力。如果只是滿足于人均GDP的輝煌數字,忽視了在發展中解決發展導致的問題,不僅不利于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可能導致人均GDP提高的乏力和減速,甚至可能形成倒退。邁入人均GDP3000美元門檻的江蘇,同樣面臨著富民、資源、環境等問題的考驗。可喜的是,江蘇省對此形勢已經有了充分的估計和認真的準備。
"富民"之惑:GDP像胡子一樣瘋長,收入卻像眉毛長不長
對于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幸福感"一般都是由家庭收支賬本來決定的。"GDP像胡子一樣瘋長,而收入卻像眉毛長不長。"南京退休工人王超接受采訪時,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困惑。王超一個月退休工資600多元,住的是房改房,平時也沒有大額支出。然而他說,過去一個月才40多元錢,可以養一家老小;現在老兩口加起來每月1000多元錢,卻還總覺得有些緊張,就怕遇上生病。現在錢是多了,可花銷也大了,各種生活支出都在漲,生活水平比以前高多了,但總覺得錢不夠花。"我們不關心GDP有多高,而是關心這與自己的生活究竟有多大關系。"
王超的困惑也正是一個經濟大省的困惑。記者調查發現,江蘇經濟強省與富民不足的矛盾一直存在,一個顯著的特征是居民富裕程度不斷提高,但收入增速始終低于經濟增速。江蘇省統計局分析,1998~2005年,是江蘇人均GDP連續突破1000美元、2000美元和3000美元的關鍵時期,而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年實際增速為8.7%、5.1%,均低于人均GDP11.4%的增速;城鄉年人均收入相當于人均GDP的比例由1998年的60.1%、33.7%下降至2005年的50.3%、22.8%;城鄉還有相當數量的困難人口,全省年人均純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農戶約有310萬戶。從上述數字中不難看出,人均GDP數字不能完全反映經濟社會的發展,讓大多數人更富裕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
資源之困:建設節約型社會任重道遠
根據江蘇"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江蘇經濟總量要達到29000億元,比2005年增加11000億元,人均GDP要登上5000美元新臺階。要支撐10%的發展速度,資源供給壓力極為突出。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分析說,一方面資源短缺成為江蘇發展的重大難題,另一方面資源浪費又是江蘇的切膚之痛。
江蘇是全國人均資源擁有量最少的省份,目前,江蘇80%的原煤和90%的原油要靠省外調進。2005年全省消耗原煤1.56億噸,而本省產量僅2591萬噸,其余1.3億噸靠外調,能源供應日益吃緊。盡管2005年江蘇每萬元GDP能耗為1.1噸標準煤,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0%,但同發達國家能耗水平相比,浪費仍十分驚人。據統計,從資源產出效率看,江蘇每噸標準煤的產出效率,只相當于美國的50%,歐盟的29%,日本的17.5%。
如何完成中央提出的"十一五"能耗降低20%的目標,破解江蘇發展的硬約束?有人認為江蘇能耗水平已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0%,節約的空間已經不大了。對此,江蘇省委、省政府態度非常堅決:江蘇是能耗大省,如果江蘇不能完成,全國完成就更困難,能耗再降低20%是一個硬指標,是江蘇"十一五"發展的一道"底線"。為貫徹"節約優先"戰略,江蘇已從技術進步、調整產業結構等入手建立"倒逼機制"。從2006年開始,省政府將按年度公布各地區節能降耗指標,包括萬元GDP能耗、GDP能耗降低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和萬元GDP電力消費量等。這些考核結果都將納入各級政府的目標責任制和干部考核體系。省委、省政府還將建立與考核結果掛鉤的激勵機制。
污染之痛:一個經濟強省的心腹之患
江蘇在經濟發展中創造了許多令人贊嘆的"全國第一",然而一項環境污染的"全國第一",卻成了江蘇人最大的遺憾和心腹之患。
江蘇在以全國1%的國土面積創造全國15%的工業總量和10%GDP總量的同時,也制造了全國6%的工業污染。統計資料表明,2005年江蘇省單位面積承受的污染負荷居全國第一。近5年來,雖然江蘇GDP總量翻了一番多,排污總量下降了40%,但由于工業化迅速推進,江蘇環境承載能力越來越弱,特別是隨著化工產業在江蘇的迅猛發展,使江蘇面臨的環境壓力更加突出。目前,江蘇有60%的化工廠建在長江邊,危險化學品正在加速包圍江蘇省內的大江大河。據統計,江蘇全省危險化學品的從業人員已經接近100萬人。雄厚的經濟實力和脆弱的生態環境在江蘇形成了強烈反差。
江蘇經濟已經連續13年兩位數增長,而環保目標幾乎年年落空。江蘇省環保廳廳長史振華說:"如果'十一五'環保目標達不到,江蘇就是連續第4個五年計劃沒有完成環保指標了。"
面對巨大的環境壓力,江蘇省委、省政府制定了"環保優先"戰略,加強項目環評審核,并把環保工作納入重大事項督查和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范圍,建立了獎懲制度。江蘇還運用市場化的辦法促進污染防治,形成"排污必須付費、治污可以賺錢"的環境資源價格機制,強化企業和全社會自覺防污治污的利益驅動。
"多留些贊嘆,少留些遺憾。"據了解,今后5年,江蘇將投資3500億元用于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使江蘇在人均GDP邁上5000美元臺階時,環境更美,GDP變綠,在發展中建設"綠色小康"。(記者 施勇峰 郭奔勝 包永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