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王 宇 姚均芳
中國人民銀行本周共計回收資金20億元,這是央行10月份以來連續第七周實現資金凈回籠,兩個月來,共計回收流動性資金6650億元。此前從5月份到9月份,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均以凈投放為主。10月份以來的資金凈回籠,體現出央行貨幣政策微調的思路。
去年四季度以來,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國實施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政策推動下,今年以來全國銀行新增貸款接近9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萬億元,創出歷史天量。公開市場操作方面,全年也多以資金凈投放為主,市場流動性比較充裕。
充裕的流動增加了市場資金的供給量,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的增長,對應對金融危機、實現“保增長”目標起到了積極作用。不過,也有相當數量的資金未能進入到實體經濟中去,而是以投機資金的角色拉高了股市特別是樓市價格,令資產價格有泡沫之憂,并加劇了社會通脹預期。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美聯儲奉行接近零利率的低利率和弱勢美元政策,全球流動性日顯充沛。為應對未來可能產生的通脹壓力,一些國家紛紛通過提高利率的方式,退出經濟刺激計劃;此外,大量游資急于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從美元資產中抽離出來,新興市場國家面臨熱錢壓境之憂。
當前國內外形勢已引起國家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今年后幾個月,要把正確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作為宏觀調控的重點。近期央行官員以及有央行背景的學者也頻頻對貨幣政策發表言論,貨幣政策走向何去何從為市場矚目。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普遍認為,未來貨幣政策將出現怎樣的細微變化,將在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后逐步明朗。無論是從國際經濟環境還是從中國自身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看,我國經濟復蘇的基礎仍然不牢固,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還不夠強,刺激政策全面退出的時機還不成熟,目前仍需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在大基調不發生根本改變的同時,應進一步加強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和針對性,對通脹壓力、資產價格泡沫等問題進行有針對的應對。
|